一位女编辑的寻茶之路——邦东行(中)
2019-10-24 17:46:47   作者:映山红   来源:云南普洱茶·春·夏·秋·冬    浏览:

古树茶、台地茶、紫鹃茶,芽头、一芽一叶、一芽二叶,采摘规范,马蹄等不好现象基本不会出现。前锋茶厂收的话,采摘质量比较好的,也会给的价钱高点。

邦东茶

古农茶业全手工初制(实训)基地——邦东制茶规范的缔造者

初制所的存在,说浅了是为了茶叶加工的方便、干净,说深了是为了规范茶叶加工,带动带动一方经济。这些年,很多茶企都在建初制所,满足自身普洱茶加工的需要,但立足茶业,力所能及地推广规范初制工艺的实在很少。在邦东,曼岗村的“古农茶业全手工初制(实训)基地”是所有村寨都极为熟悉的。在刚进入邦东乡询问茶价的时候,刘姓的茶农就告诉我们,除了昔归,曼岗的茶叶价格是最高的,因为那里有一个培训基地,茶叶加工的好,他们自己也去学。

众所周知,临沧茶的整体崛起是在2008年,昔归茶涨势凶猛是在2010年,名茶崛起让邦东乡名声渐长。但名茶能崛起,不是茶本身好就够的,制茶工艺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昔归村的阮俊斌,是昔归村仅有的三大合作社中最大的一家。据说,2013年昔归茶总量的五分之三都是出自他的初制所。我们采访了他才了解,2008年以前,邦东的制茶工艺相对落后,基本以家庭作坊式初制为主,滚筒杀青、机器揉捻,晒青茶就直接摊在地上晾晒,生产方式十分粗放。因为高温制程,做出来的昔归茶,色泽偏绿,有很重的绿茶痕迹,跟版纳的制茶有区别,根本卖不起价,口碑也不怎么好。而,2008年7月,古农茶业来了昔归村之后,跟他合作成立了邦东首家全手工茶叶加工初制所,专门请了勐海的师傅教他们做手工茶,茶叶离地摊晾,按照古农的核心理念打造“全程不落地手工初制所”,他们制茶工艺才真正的卫生规范起来。后来,古农在昔归的首家全手工茶初制所,掀起了邦东做手工茶的热浪,其他地方的茶农也都跑来参观古农如何做茶,纷纷效仿古农做手工茶。这引起了邦东乡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去年,曼岗村小学迁徙空出场地之后,乡政府就邀请古农在曼岗村举办了“古农茶业全手工初制(实训)基地”,免费培训周边的茶农学做手工茶。可以说,是古农让邦东乡真正走上了规范制茶的道路,而邦东茶这几年名声在外,也跟古农茶业有着莫大的关系。

岩文说,全程不落地手工茶初制工艺,是师从茶农一点点摸索出来的。2004年进入布朗山的时候,市场上流行原生态茶,老百姓自己做的茶在市面上很受欢迎。他就走近茶山,跟老百姓学习传统制茶的方法。但他发现,当地百姓制茶,一口漆黑的不太清洗的灶,炒茶与生活煮食一起共用,鲜叶随意堆在地上,晒茶在房前屋后的地上,到处都是猪、狗、鸡等家禽在游荡,晒好的毛茶随意放家里,天天吸着各种家庭生活烟火异杂味,非常不卫生。

“我们从专业理念角度,不断尝试与改进,摒弃老百姓制茶的不足,提出全程不落地的全手工制茶工艺要求,从鲜叶采摘、收鲜、晾鲜、炒茶、揉捻到晒干的全过程,我们都有一套专业严格的标准。”岩文说,初制所用专业的炒茶灶,灶口是斜的,鲜叶抛上去容易滑下来。锅大,炒的量更多点。直径1.1米的锅,一天可以炒一两百公斤鲜叶。炒出来的茶叶,无臭青味、烟糊味等异味,更干净,更卫生。在做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和改进。布朗山找不到打斜口灶的师傅,岩文与布朗族兄弟一起摸索打灶。这样一来,把自己搞成专业的打灶师傅了。“当地很多人前来参观这个新玩意,向我们学习如何打灶与制茶。打灶师傅也被人高价请去打灶。这是当时相对规范的初制所。”

除了专业炒茶的灶与锅,岩文他们还设计了专业的簸箕和木架。用于摊晾鲜叶的簸箕也是特意定制的,“很贵,以前是20多元一个,现在涨到了五六十元一个。经过我们改良的网眼簸箕,在勐混定制,叫老百姓编,通风透气,便于鲜叶走水,避免闷焐到鲜叶。因为是全程不落地,装茶叶的簸箕放在架子上,最开始用木架,用钉子钉,会歪来歪去,不牢固,后来改成铁架,可长期用。”

日光晒干是做普洱茶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岩文改用竹子搭架子,离地晾晒,通风透气,茶叶能及时干燥,更卫生,建盖起独立作坊,远离公路和居民生活区,解决了异味源污染问题,做出来的茶叶品味纯正,质量优良。布朗山的专业初制所做出了影响力,主推的老曼峨茶品,从2004年至今,成为了业界发烧茶友们津津乐道的标杆茶品。

2008年,普洱茶市场遭遇寒冬,大市场都不好做,反而让自己有了苦练内功的想法。当年,古农茶业投资20多万元,在布朗山建立第一家全程不落地手工初制所。从此之后,古农茶业就先后在澜沧江中下游流域的上段邦东、中段勐库、下段版纳,建立了10多个初制所,解决了从树上的鲜叶到杯中茶叶的全过程,所有环节均由古农全程制作,形成了可溯源的标准化核心工艺。

昔归茶厂——邦东乡的红茶历史

要了解邦东乡做茶的历史,就得了解邦东乡茶厂或者初制所的历史。邦包村绿珠宾馆的老板何文中,是邦包村的现任支书,之前他连任了9年的邦包村主任,今年已经51岁了,家在邦包坡头组。据他回忆,50年代的邦东乡,有5个初制所,璋州茶厂、和平老所茶厂、邦包前锋茶厂、邦东忙来茶厂、曼岗茶厂。而今,唯有和平老所茶厂和邦包前锋茶厂得以留存。前锋茶厂的第一任厂长李富昌已经70多岁了,前锋茶厂也早更名为昔归茶厂,被段明发买下经营了许多年,据说是邦东乡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通过QS认证的茶厂。而和平老所茶厂的厂房也还在,是一个叫普德良的人在打理。

9日,时间较紧,要赶去马台乡,我们去不了和平,而昔归茶厂正好离绿珠宾馆不远,于是一大早,岩总就驱车带我们去了昔归茶厂。所幸段总正好在。

段总今年50岁了,但是样貌非常年轻,看起来40岁吧。他之前当过兵,复原回乡,就接触了前锋茶厂。前锋茶厂,是1958年,邦包大队建的,主要是为了做红茶供中国土产畜产茶叶有限公司出口。它不属于供销社系统,属于中茶系统,它的茶主要供应给临沧茶厂。因为邦东乡的茶外形不太好,但古茶树多,内质好,必须拼临沧的茶来做,段总说当时主要是拿临沧凤庆的原料来拼。而选址在邦包村,因为前锋大队当时大部分管理邦包村,邦包村古茶树很多,有200多亩,乡政府最早在老邦东村后来也迁到了邦包村。

1958年的昔归茶厂,培养了邦包村周边茶农良好的采茶习惯。当时邦包村农民采茶技术比邦东乡其他地方都高,也是非常规范的。一个背篓会分3、4种等级采茶。古树茶、台地茶、紫鹃茶,芽头、一芽一叶、一芽二叶,采摘规范,马蹄等不好现象基本不会出现。前锋茶厂收的话,采摘质量比较好的,也会给的价钱高点。

前锋茶厂本来属于邦包村,收入是邦包村分配,政府拿三成。1987年,邦东乡政府招商引资,当时邦包村只有茶叶产业,为了增加老百姓的收入,解决群众温饱问题,政府想要把茶厂收回去,招商承包经营。村干部们不同意,想不通自己的东西为什么要给政府。那时,段明发当兵刚回来,对茶叶不了解,也并不感兴趣,才当村干部,挨家挨户去做老干部们的思想工作,给老干部讲政府收回去的好处。政府收回去是为了解决茶叶出去的问题,为老百姓减轻负担。以前茶厂,抓质量、抓价格只有几个人,压力太大。乡政府拿了部分提成,一个月只拨8块钱给邦包村作为办公费用,管个厂,根本不够,茶厂对村干部来说是负担。而乡政府也缺小车的油钱。茶厂交给乡政府去招商引资,有效益了,乡跟村都可以分更多的钱。慢慢的,老干部想通了。于是,耿马勐撒茶厂副厂长李交林就承包了前锋茶厂,开始做蒸酶绿茶。

李交林承包的第一年就销售了3、4万块钱的茶。当时的临沧,第一家生产蒸酶绿茶的在临翔区博尚乡,第二家就在邦东乡邦包村了。段明发说,从记事以来,邦东没有电。有条大沟用水车带动烘干机、揉茶机。全是木头做的,茶叶机器,揉捻机的桶是木桶,后来改成柴油机来带。乡跟村一起建了个小水电站,这是邦东的第一个电站,发的电只供乡政府和茶厂。后来,又建了75千瓦的小电站,电力专供茶厂和邦包村10个自然村。这个电站现在还在,不能发电。

当时,李交林主要带了蒸酶茶的机器,复炒机、炒锅、包装机,现在邦东机器都用来炒青了。蒸酶茶是做成小包装的,味道很好,当地人都以蒸酶茶为贵,其他茶不想喝,常用来送礼。蒸酶茶做得最好的是,耿马勐撒茶厂。勐撒茶厂跟李交林因业务纠纷在打官司。当时李交林,跟湖南唐老板合伙,经营不善。在打官司期间,也就是2000年,李交林坐摩托车出车祸去世了。李交林之后,还承包给好几个老板,但他们连承包费都交不起。后来,段明发接手的时候,还有1吨多蒸酶茶的小包装,被他当废品卖了。

2000年,茶叶市场不景气,没有人愿意承包,当时段明发任邦包村支书。乡政府没办法,开扩大会议,找村里的老干部们商量,还是没人愿意承包。段明发找厂里的管理员拿了钥匙,去厂里看了看,机器设备还是好的,在第二次还开会的时候就主动说自己拿来做做看。乡政府很高兴,给了很大的优惠政策,第一年承包费免费,第二年交5000块的承包费,然后逐年增加。当时,段明发承包,四六分成,乡政府得六,村里得四,承包了也还不完全属于自己。2002年,政府也没提到多少钱,产量少,经营方式也不行了,2003年,段明发就以13万的价格买下了昔归茶厂。2004年,他退出了邦包村委会,专心做茶。之后茶叶市场反而一年比一年好了。2007年,普洱茶行业又遭遇了“寒流”,厂里亏了七八十万,据说当时古树茶茶叶价格从七八十元一公斤掉到块7、8块一公斤都没人要。后来,段明发把茶厂压了15.6吨的古树茶毛料,以8、9元一公斤的价格卖掉了,2009年才开始慢慢好转。

说起更名,前锋茶厂,自段明发接手后,2005年曾注册成云南临沧邦东茶厂,2006年通过了QS认证,是云南第一批,也是邦东唯一一家通过QS认证的初制所。2009年更名为今天的昔归茶厂。

从1958年成立至今,前锋茶厂经历了无数次更替,其生产的茶叶种类也在不断调整。最初成立是为了做红茶,但1987年开始做蒸酶绿茶,2000年段明发成立之后开始做红茶,但后来受广西花茶大热的影响,做了段时间的烘青茶。据段明发回忆,当时前锋茶厂的烘青茶产量很大,一年有三四百吨的干毛茶。2002年以后,花茶没落了,普洱茶市场兴起,厂里又开始做普洱茶,现在主营的也是普洱茶,但红茶一直都有生产。

段明发说90年代,跟政府承包一直做红茶,价格低,一公斤赚个几毛钱,都很高兴,卖给临沧茶厂出来的厂长经营科等人。开始做“理条茶”是2009年,一个福建老板教他们做的,他们的技术由客户需要带动,主要是滇红、金骏眉、祁门红茶的工艺。金丝红茶一年做五六吨,做了五六年。段明发说邦东红茶,邦包村昔归茶厂是做得最好的。但多年来关注邦东茶叶的古农茶业岩文一语说破了邦东红茶的尴尬。大叶种无法与小叶种媲美香气,金骏眉主打清香,独特的工艺“过红锅”又是非常难模仿,用其工艺做邦东红茶汤色红度也会欠缺,出了清香,滋味则会稍显苦涩。凤庆的红茶香,邦东红茶不香,其实可以尝试通过烘干来解决。

段总很认同,但是也说出了当下的难题。加工茶叶,还是要做大众,要综合外地与本地的口感来做茶。如果不以客户为导向,即便做出自己的特点也很难推,因为他们本地人很难走出去推广,只能依靠客户做市场。他边泡茶,边给我们讲,他年纪也大了,儿子在上大学,也不准备让孩子子承父业,从2000年承包这个厂,他做了十多年的茶,感觉做茶太辛苦,想退居二线,把这个茶厂卖了转型做点毛茶,或者承包、租给茶企,自己可以帮着抓抓生产、原料、技术。

时代的脚步是巨大的,老一辈茶人转型是很艰难的,他们曾带动了一方经济,如今已经稍显力不从心。邦东乡做红茶历史悠久,昔归茶厂是其历史的印迹。如何保存传统,挖掘邦东做茶优势,着实任重道远。

作者:映山红,“请上帝喝茶”特约撰稿人,来源:云南普洱茶·春·夏·秋·冬。本图文转自请上帝喝茶

普洱茶选购、咨询,请添加艾文华老师个人微号:814917310

热词搜索: 邦东茶 茶叶 昔归茶 红茶 古树茶 台地茶

上一篇:一位女编辑的寻茶之路——邦东行(上)
下一篇:一位女编辑的寻茶之路——邦东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