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贵的国有林普洱茶,其实是赃物「央视曝普洱茶乱象」
2019-11-27 17:18:30   作者:鲁云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浏览:

云南茶界要珍惜自身声誉,请从对国有林说不开始。

印着“国有林”字样的古树茶

印着“国有林”字样的古树茶(图源于央视财经公众号)

“央视财经”日前曝光了云南国有林普洱茶背后的乱象,村民不但深入国有林甚至自然保护区采茶,还在保护区内开荒种茶。为茶树长得好,想法设法把原始森林的大树折腾死。有关部门和地方的监管不力让人气愤,而普洱茶近几年热炒“国有林”的现象也耐人寻味,折射出行业法制意识淡薄和文化导向的偏颇。

近年来,普洱茶追求山头、推崇生态、强调小产区不断走向极端,国有林高秆被热捧。所谓国有林高秆,按照业内的解释,是位于国有林内的茶树,因为原生态环境要争夺阳光,茶树像望天树一样向上生长,成为高秆,一般人还真爬不上去。远离人类打搅的生长环境,独特的树形和古树乔木,加之据说野味山林气的口感描述,让国有林契合了诸多消费联想,价格更是蹭蹭上涨的“高秆”。普洱茶界追捧的薄荷塘、弯弓、茶王树、天门山、凤凰窝等,基本都是国有林的代表作。价格动辄几千上万一公斤,铤而走险采茶、开荒者不在少数。

但人们有没有认真想过,国有林热则热矣,它合法吗?正如央视报道中所明确指出的:国有林和自然保护区都严禁从事茶叶种植和采摘活动。因而绝大多数国有林茶叶是非法的,非法所得的东西,其实就是赃物,还能在市场上大摇大摆流通,真是咄咄怪事!没说绝对,是因为要具体分析。国有林从产权上来讲,整体是国有财产,其中的茶树和孳息也属国有,私人采摘严格来说不合法。更不用说自然保护区的茶树,除了科研考察和经法定程序批准,一枝一叶不能动。上述有名的小产区山头茶新贵,几乎都在此列,因为它们的卖点是国有,是稀缺。

现实中也有特殊情况。如村民祖辈生活在保护区,还没有补偿搬迁,生产生活离不开。还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规则,如村民雨季到国有林里采蘑菇,因为对森林资源很少产生破坏,又事关民生,地方一般不会干涉。但到国有林里采茶有所不同,因利益巨大每年进入的人多,有些基层乡镇村组已经开始采取劝返措施,也就是说单纯去爬树采茶不可以了。可以推论,除去这些极极特殊的情况,绝大多数来自国有林的普洱茶都是非法的,作为非法所得的赃物,理应收缴或销毁。

但事就是这么怪,越是非法的稀少的,有些不法商贩越觉得奇货可居,拿来装神弄鬼,一些不理性的消费者也奉行口腹之欲至上,拿尖货来装点门面——这现象在普洱茶界尤甚。如果说买卖毒品和盗墓的文物,人们会觉得道德上情理上“不好意思”,只能偷偷摸摸进行。那么,违法的国有林茶叶凭什么成了时尚流行物?不能不说,是云南茶行业缺乏反思精神;是形成的利益共同体缺乏自我净化和纠偏能力;也是法不责众,行业管理混乱软弱的表现。什么时候国有林成了“黑心茶”,拿出来卖就是自投罗网,才可以说行业健康成熟了。

其实不只是普洱茶,也不止西双版纳,一些州市若隐若现的“野生红茶”等也来路可疑。今年以来,云南省出台了史无前例严格的古茶树、古茶园保护规定,其中禁止采摘野生茶。不过,制度管理之外,茶文化的导向作用不可小觑,健康的茶文化带来健康有序的行业发展,否则容易滋生乱象,会和行业管理屡生抵牾。衷心希望,云南的茶文化传播多些法制知识,多承担公共责任,多些现代公民素质塑造,而非沉溺于美学教育、钩沉索隐和编故事。

国有林里的原始生态和繁衍生息,是全社会共同的生态财富,任何行业都无权独占破坏。追求饮茶的口腹之欲而纵容违法,有悖茶圣陆羽“精行俭德”的训诫,有何品味格调可言!云南茶界要珍惜自身声誉,请从对国有林说不开始。

作者:鲁云,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经授权爱普茶网https://www.ipucha.com/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普洱茶选购、咨询,请添加艾文华老师个人微号:814917310

热词搜索: 国有林普洱茶 普洱茶乱象 云南普洱茶

上一篇:央视曝普洱茶乱象:铜箐河、薄荷塘等“国有林”古树茶被点名
下一篇:云南农业大学科学家用微生物组学技术探秘普洱茶渥堆发酵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