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兴荣「中国茶马连道30年·30人·30事」
2020-01-03 18:21:05   作者:赵光辉、梁妍   来源:茶周刊    浏览:

《中国茶马连道30年·30人·30事》由北京马连道建设指挥部、《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北京天恒马连道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共同主编,历时一年完成,2019年6月正式出版。

中国茶马连道30年·30人·30事

原标题:张兴荣:弘建情怀铸品牌

栏目介绍:《中国茶马连道30年·30人·30事》由北京马连道建设指挥部、《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北京天恒马连道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共同主编,历时一年完成,现已正式出版。

书中的30人是京城茶叶一条街上万余名茶人的杰出代表。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他们陆续从各产区走进马连道,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用勤劳、勇敢、奉献铸就“京城茶叶第一街”,与茶叶一条街同甘苦共命运,马连道是他们的第二故乡。本书通过品牌篇、文化篇、新锐篇三组有代表性的30位人物和他们背后的企业创新发展的故事,梳理了马连道一条街的改革发展历程,总结保存了茶行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也蕴含着马连道未来发展的脉络和趋势,对行业具有重要的价值。

《茶周刊》微信公众号已开辟「中国茶马连道30年·30人·30事」专栏,定期推送书中30位茶街功勋人物专访。敬请关注!

品牌篇

城中茗香,不负韶华。他们大多在马连道摸爬滚打了20年以上,将汗水洒在马连道,将青春奉献给中国茶。他们是“中国茶叶第一街”的顶梁柱,他们将优质的茶叶送到消费者手中,他们凭借信誉铸就了独特的流通品牌,再过几十年,他们或将成为新时期的“中华老字号”。风物长宜放眼量,在新时期马连道的转型升级中,他们凭借品牌的力量成为马连道未来发展的引领者。

弘建情怀铸品牌

——记弘建茶器品牌创始人张兴荣

弘建茶器品牌创始人张兴荣

以器引茶、一生一事。——座右铭

1997年冬天,21岁的张兴荣从福建老家来到北京闯天下。他先在劲松长城旅社住下,半年后进入马连道。21年后,“弘建茶器”从马连道走向全国,成为当今中国茶器行业响当当的品牌。

2018年初夏,留着小平头、操着福建普通话的张兴荣,在马连道“百茶研究院”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幼年生活不知不觉中导航着未来

1976年,张兴荣出生在福建省南平地区最北边的小县城浦城。那一年,母亲40岁,他前面有两个姐姐、三个哥哥。别看浦城小,却与中国陶瓷史有着深厚的渊源。这里距宋元时期中国最大的瓷业中心龙泉不过几十里路,而供奉闻名于世的哥窑和弟窑创始人章生一和章生二的章氏祠堂就在浦城。据说章氏兄弟最初就是从浦城慢慢发展起来的。

张兴荣从小的生活就与陶瓷密不可分。他家对门20米就是一个陶瓷厂,主产大众用的碗盘,他有个哥哥就在厂里上班。陶瓷生产的流程和产品张兴荣再熟悉不过了。

张兴荣说:“浦城是闽越王城的发源地,又是旧时的交通要路,往西通往武夷山,往东南可达沿海。我家靠着全村唯一的一座茶山,可算是从小就和茶、瓷结缘了。”

福建的山海便利推动着他的脚步

1995年,张兴荣来到厦门,在厦门的一家茶叶企业工作。张兴荣回忆说,那时候跑业务,几乎是全国各地到处奔波,平均一周跑一个城市。当时,中国广泛使用的茶器都很低端,除了有点特色的潮州茶器和宜兴茶杯外,大部分茶器都很普通,很多人都是用玻璃罐头瓶来喝茶。

公司培训时的照片

1999年,公司培训时的照片。

全国也没有几家销售茶器的企业。在厦门这座开放比较早的城市,张兴荣开始接触到台湾的器具,还有香港来的艺术陶瓷。这些时尚的茶器拓宽了张兴荣的视野,也让他看到了一个巨大的商机:为什么我们不能生产这些漂亮的茶器呢?我们是有这个能力的。当时,他所在的企业已经通过景德镇为中国台湾地区和韩国的公司生产茶器。张兴荣领悟到:我们的差距在设计和理念上!

浦城的瓷器熏陶、厦门的理念打造、两年的业务历练,促使张兴荣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到北京去!到北京开拓自己的茶器市场!到北京开启自己的茶器时代!

奋斗,就是指北针

“我是1997年底来到北京。”多年之后,张兴荣对初到北京的那些事情依然记忆犹新。

1997年12月,独闯北京的张兴荣来到北京,最初住在劲松的长城旅社,附近十字路口有一家肯德基。但是那时他没有钱去吃肯德基。更重要的是12月的北京非常冷,在福建过冬时没有穿过羽绒服的他发现,北京的寒风很快就会把人吹个透心凉。然而就在这样的冬季,张兴荣开始了他的创业之旅。

张兴荣从过去两年做业务员的经历中琢磨出一套跑市场的办法:来到一个城市,首先买一张地图,把火车站、机场、政府所在地标出后,基本上就知道自己的位置了;然后再找出这个城市最好的街道、最好的商场。到北京后张兴荣如法炮制。他说:“五福茶艺馆算是北京最早的现代型茶馆之一,我刚到北京的时候,五福才开了没几家,独立的茶器门店几乎没有。”他到邮政大厅通过黄页查茶叶公司,然后打电话联系,或者到商场找茶叶专柜,倒推过来找到公司。当时的主要交通工具一是公交,二是自行车。张兴荣办了一张月票卡,按地图上标出的主干道乘车,从早上一直坐到晚上十点半,十天半月下来他已经对整个城市有了基本了解。白天乘公交,到商场就下车谈业务,晚上坐着公交车到处转。他说,一般通公交车的路都比较好,能带你找到繁华地段。

获得精品茶具金羊奖金奖

获得精品茶具金羊奖金奖。

再就是依靠自行车。张兴荣用笔把北京地图一块一块划分好,然后骑着车一块一块跑,这块跑完了,就把它划掉。要知道,偌大的北京在地图上的一小块就是一个小城市,张兴荣像蚂蚁啃骨头一样一块一块去开发。通过这种方式,他把酒店的、商场的、会所的、公司的市场都找了出来。

创业是艰难的。有一次张兴荣到北京郊区联系业务,结果被黑车司机劫道。还有一次,为交货不得不赶夜路,在漳州盘陀岭的山路上,张兴荣差一点连人带货摔下山崖……

有耕耘就有收获。很多年以后,张兴荣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去五福收货款的情景:听到消息,他骑着自行车就去了,拿到的还是支票!记得当时下着雪,他把支票揣在胸口,回到家里支票都热乎乎的。

进入马连道,耕耘大市场

张兴荣的第一家店选在马连道,严格意义上说那不叫店面。当时有个卖黄山皇菊的客户,觉得他为人不错,就将一半柜台让给了他。他给自己的第一家“店面”起了一个名字叫“静心茶庄”,做成牌子挂在柜台后面的货架上。静心茶庄卖茶叶,也卖茶器。但张兴荣对茶器的兴趣和关注一直没有改变。

那时候,北京的茶器市场基本是空白。大家最常用的是茶缸子,其次就是玻璃杯。后来多样化一些,用好看的罐头瓶子装茶喝。张兴荣开始把茶杯做得更讲究一点,比如在陶瓷杯上面雕花、印上有意思的文字。几乎所有的茶器类型张兴荣都经营过。早期玻璃茶器非常热卖,比如飘逸杯,有时一个月能卖好几千只;红茶销售好的时候,红茶的配套茶器也卖得很好。这一阶段的经营,不仅积累了财富,也积累了张兴荣对茶器市场独到的研判眼光。

弘建茶器走进故宫博物院参与清明上河图4D联展

弘建茶器走进故宫博物院参与清明上河图4D联展。

当时张兴荣给茶叶企业供应茶器,比如吴裕泰、张一元、五福茶艺馆、满堂香等;另外,还包括华联、燕莎等高端一些的商场专柜。进货渠道有两条,一条是进出口公司,另一条是台湾。这些设计新颖、漂亮洋气的茶器让张兴荣获得了高起点的审美眼光和评价标准。

另外,北京爱茶的高端人士数量多,他们喝茶的用具都比较讲究,同时,他们消费力强,而且敢于选择。从他们身上,张兴荣最先感受到消费者对小众尖端产品的需求。张兴荣说,研发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时尚样式的新茶器,最早就是从为他们服务开始的。

推出“弘建茶器”自主品牌创立

香港、台湾茶器的研发、设计、生产触动了张兴荣创立自有茶器品牌的念头。

1998年,张兴荣开始根据北京市场开发自己的茶器产品。他说:“我是第一批到景德镇开发生产茶器的人。这个时候自然就需要一个属于茶器的名字。”琢磨了几天,他选定了“弘建”这两个字。第一,鸿渐是陆羽的字,古人多以字行世,所选“弘建”二字取“鸿渐”的谐音,希望能借上“茶圣”的福气;第二,张兴荣的家乡是福建,“弘建”隐含着弘扬福建茶文化的志气。至此,“弘建茶器”这个名字正式诞生了。

“弘建”不仅仅是一个茶器商品的名字,还代表着经过改革开放的洗礼,中国茶与茶器消费市场日渐成熟。正是在消费充分发展的推动下,茶器自主品牌的意识才开始觉醒,并结出了第一批果实,而弘建就是其中的翘楚。从1998年张兴荣有了“店面”之后,就开始探索茶器产品的自主品牌。而与之相伴的茶叶消费的繁荣发展,也为茶器的开发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意来源和消化空间。

获得中国茶具最佳原创设计品牌

获得中国茶具最佳原创设计品牌。

这些年跟随着茶叶市场发展的脚步,张兴荣陆续开发了很多产品。比如近20年普洱茶持续热销,张兴荣就精心研发了普洱茶刀、不伤壶的养壶笔。这种普洱茶刀用牛骨制成,可以带上飞机,为那些普洱茶爱好者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方便。几十年下来,张兴荣从普洱茶刀的创新开始,已经开发了上百项专利,和天福、八马、华祥苑等直营连锁店都展开合作,促进了茶品茶器产业链条的整体互动提升。

有了自主茶器品牌意识的觉醒,接下来20年,张兴荣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地重复着设计生产、反馈修改、完善提升的过程。

茶器的研发创新,带来满满的成就感

根据北方市场尤其是北京市场的需求开发、设计、研制“弘建茶器”,让张兴荣充满了成就感。如今,回忆起那些研发的产品,他如同说起自己的儿女一样,熟悉、亲切。

弘建斗茶器是张兴荣早期的得意之作。随着消费者茶事活动的丰富,设计完美、使用舒适的斗茶器成了张兴荣念念不忘的事情。弘建第一代斗茶器充分考虑了斗茶人的实际需要,既是品茗杯,又是闻香杯,还是茶叶罐子;现在弘建斗茶器已推出第二代。考虑到茶人因到各地参加活动而不断流动的特点,张兴荣特意把盖碗和品茗杯结合在一起,用加厚的小布袋子包装起来,方便随身携带。

随着人们的餐饮休闲生活方式越来越丰富多样,餐饮界对茶饮的需求不断扩大,弘建茶器把产品开发延伸到了餐饮业。弘建茶器在确保方便实用的基础上,针对客流量大的需求开发了容量3000毫升到5000毫升的储水器,一次可以满足30~50人的饮茶需求,北京的很多品牌餐饮企业都在使用。张兴荣说:“像海底捞,门店人流量很大,每天需要接待几百上千人,我看到这个储水器很好地解决了顾客的饮茶需求,感到很有成就感。”

在中国茶商学院成立仪式上张兴荣与刘仲华院士合影

在中国茶商学院成立仪式上,张兴荣与刘仲华院士合影。

现在外出旅行、选择户外休闲生活的人们越来越多,弘建茶器又开发了户外泡茶器,目标是实现“有水就能饮茶”,不管在户外还是在火车上,只要有水就能喝茶。该产品一推出,就受到了驴友们的广泛好评。

既然要研发产品,就要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市场上带一个“舌头”的过滤网就是张兴荣开发的。这种过滤网早期用的是201、204的钢,待发现这种钢不是食品级时,他就换成了食用级的304钢,这在马连道是最早的。

张兴荣对细节也是一丝不苟。一次,弘建茶器为一家企业开发定制了一套茶器,张兴荣总觉得包装上的“提把儿”手感不好,于是他到处寻找,最后发现苹果电脑包的提把儿使用起来最舒服,就开始寻找这样的产品。经过两个多月的寻找,他终于在深圳找到了一家能生产这种提把儿的工厂。而在此之前,为试制这样的提把儿,张兴荣已经花去打样费一万多块钱。但这不是损失!张兴荣说:“在精益求精做产品的时候,我感觉就是在不断磨砺自己、提升自己。”

中国茶器的“精细化”

弘建茶器近20年的产品研发历程,反映了中国茶器从早期对港台、日韩的模仿,到自主研发、品质提升,再到产品日益丰富、制作更加精细的几个阶段;同时,也见证了中国茶器从自发生产到自觉规范的历程。

张兴荣说,中国茶从生产到消费一直依赖于直觉、经验,每个人都倾向于跟着感觉走。而这种认知观念和行为习惯制约了茶产业的发展和消费市场的提升。有一次,一家茶企的老板带着他的店长到张兴荣的百茶研究院推介他们的新产品,张兴荣观察到这是一款很老的白茶,第一泡最起码要泡三分钟才能泡出它的滋味。但他们一个说要泡一分钟,一个说要泡两分钟,张兴荣按照他们说的取了中间数一分半钟来泡,结果茶汤很淡,像有一点甜味的水,根本没有茶味。这家企业的老板都有些懵了:这样的新产品怎么打开市场?第二泡张兴荣把时间增加到三分钟,结果这款新产品的滋味和品质一下就出来了。那天,他们三人围绕这款茶冲泡的时间不断进行尝试,最后终于达到了最佳的口感。这位老板掏出本子把泡出这款茶最佳口感的每道茶的时间都一一记录下来,说以后就按照这个时间标准来泡这款茶。

通过这个事情,张兴荣领悟到:现在不少茶企虽然做得很大,但他们并不了解自己茶叶产品的特性,只是在跟着感觉泡茶、依照旧经验卖茶。张兴荣说:“茶产业需要精益求精,而茶器在精细化上大有可为。”他举例说,弘建茶器的闻香杯容积是75毫升,品茗杯容积是25毫升,这样设计就是要让一个闻香杯中的茶汤正好可以倒满三个品茗杯,少了不礼貌,多了又浪费。

弘建茶器的很多细节都体现了他们的精心设计和独到用功。比如弘建的茶盒在平整的平面前段,加了一个几乎看不出来的上翘,这样每次放茶进壶时就能用这个1毫米左右的挡口把茶末挡在后面;同时,茶盒还增加了一点点长度,能够将大叶茶甚至太平猴魁方便地放进去。

再比如公道杯。市面上按照150毫升标准设计生产的公道杯大都有偏差,这就影响了茶汤容量。弘建茶器在生产设计上把修胎、上釉、烧制等各道工序对容积的影响预先考虑进去,确保最终的成品是标准的150毫升。在长期的实践观察中,张兴荣还发现公道杯的把手会有折射,从而影响观看茶汤的准确度。于是他们经过精心设计开发出了不带把手又方便提拿使用的公道杯。

为中国茶器的“标准化”添砖加瓦

茶器虽小,但作为品饮用具和茶叶量器,“标准”是其应有之义。如何实现?那就是茶器最终要实现“标准化”。

尤其是随着人们茶消费方式的多样化、精细化,茶产业自然需要给消费者提供一个科学的、标准化的消费服务和品饮指导。

张兴荣说:“现在市场上的茶器除了国家的质量安全标准外,在外观设计、容积大小上是没有标准的。而这正是弘建茶器可以发挥作用的巨大空间。”有志于此的张兴荣带领弘建茶器,多年来坚持从消费者需求入手、从细节入手,不断寻找最佳的功能与设计标准参数,然后形成了弘建茶器自己的产品标准体系。

审评杯是泡茶的专业用具,它的质量影响着专业审评的结果,进而给茶产品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在一次全国最顶尖专家参与的专业审评中,张兴荣把当时能找到的全世界的审评杯全找了过来,结果发现竟然也是五花八门,仅仅在容积上就差距甚大。经过实际测量,发现斯里兰卡的品茗杯大多很小,120多毫升;台湾产的基本都在130毫升左右;有家杭州出品的容积为138毫升,最接近150毫升。实质上,品茗杯标准的容积要求是150毫升,但在制作时容易出问题。比如胎做厚了,就不够150毫升了;也有做的薄的,本来可能是150毫升,但是设计了一个缺口,切得太低,就又不够了。茶汤多少不一,内含物质含量和口感肯定也不一样,这样的茶器怎么实现科学审评?

弘建茶器

审评杯倒茶时要倒过来卡在大杯子上,但有很多卡不住,盖子也容易掉。于是弘建将卡口的标准高度增加了1毫米,达到2.5毫米,这样就不容易滑出来。更有意思的是,张兴荣发现,用过的审评杯空置好后,第二天杯口下部会留有1厘米左右的茶渍。用这样的审评杯,每次在给每个专家倒完一道茶汤后,总要甩三下。他们不是为甩而甩,而是因为这样的审评杯一次倒不干净。很多不明情况的人以为这是审评的规定动作,也跟着学,殊不知这实在是茶器不科学带来的“笑话”。弘建茶器经过设计改造,将碗抬高0.8厘米标准设计生产;同时将停杯的斜度提高,统一标准后,弘建生产的审评杯再没有出现过用后残留茶水形成茶渍的现象。

为确保产品品质,弘建茶器执行了全方位的标准。比如陶器的烧制温度一般在1260℃左右,但张兴荣为了产品质量,要求弘建陶器产品的烧制温度要达到1300℃以上。虽然次品率会提高,但这20~30℃的差别,就像冠军跟亚军的差别一样,产品质量能检测出来,消费者也能感受出来。

赋予弘建茶器人文情怀

说到标准化,人们就容易联想到工业化,以及没有个性的冷冰冰的机器。而实际上,工业化、标准化是通向人文情怀的必由之路。张兴荣说,有问题的盖碗在设计上有缺陷,又没有通过标准化来避免,于是很多盖碗不是烫手就是洒汤漏水,这样的所谓“个性化”既伤人皮肤又伤人面子,哪里能跟人情味挂上钩呢?

为了解决盖碗烫手的问题,弘建茶器花了很多精力进行研究、改进,终于研制出了不烫手、还能让茶汤充分摇香的盖碗。针对茶馆行业,他们充分考虑到服务员奉茶的实际情况和最佳温度,通过控制茶器的质地、厚薄、茶器布置的程序,最终让按照标准操作的茶艺师很容易就能做到冲泡时茶汤90℃左右,倒入分茶器时降为80℃左右,斟进客人杯子时在70℃左右,客人端起来喝时茶汤水温恰到好处。这样既不会让客人久等,又不会让客人烫嘴。

张兴荣说:“这些努力之后隐藏的是大量细节上的精益求精、标准上的一丝不苟。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消费者获得最好的茶品体验、品饮享受。”他举例说,弘建的玻璃茶器一定选好的玻璃原料,因为好的原料能把玻璃茶器的剔透度提高,客人的视觉观感、对茶汤的直觉感受都会提高。

通过茶器实现对茶叶品质的呈现,最终服务的还是茶消费者。现在白茶兴起,但白茶滋味淡,如何实现“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张兴荣通过实践,开发出了新的煮茶器,倡导“白茶要煮着喝”,提高了白茶的浓度和柔和度,也一举解决了茶馆、茶庄的痛点。他分析说:“使用煮茶器,一是能够把白茶分解得更小,便于消费;二是突出了原叶泡茶的时尚健康;三是快捷,解决了等餐时的无聊。我做过测算,客人坐下来,茶艺师开始煮茶,跟客人对话两三句的工夫,也就是30~40秒,茶水就上来了。这样客人的焦躁没有了,店员服务水平提高了。”

谁说小小茶器没有大大情怀呢?

弘建茶器

引领未来的“百茶研究院”

不知不觉间,专注解决泡茶难题的弘建茶器已经走过了20年。20年的产品研发、100多项国家专利,记录着张兴荣在马连道创业、发展、成长的历程。如今,走过早期模仿阶段、中期本土研发创新阶段的弘建茶器,迎来了百茶研究院综合解决方案阶段。

2018年,在伟大的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马连道迎来了新的产业定位和发展目标。张兴荣也跟随着马连道的脚步,迈进了新的发展阶段。早在2016年,张兴荣就搭建起了“百茶研究院”这个新平台。他说:“我一直有一个理念,一个人一生专注把一件事情做好,他就是专家中的专家。”

现在,弘建茶器具有这样的能力——把尽可能多的好茶、好水、好器集中在一起,把马连道乃至全国的茶业资源整合在一起,通过百茶研究院来研究如何把一壶茶泡好。张兴荣说:“回顾这20年,我们没有把茶泡好的根源就是没有进行系统的梳理。而现在,时机成熟了,我们集中力量做茶器具、做配套解决方案。从批发到品牌定制,再到与品牌企业进行战略合作,把弘建的品牌植入到大型商超的体系中去。现在有很多企业想入股弘建做茶器连锁企业,如果我们为这个10亿销售额企业做前端开发的话,茶器基本上能占到5%,就是将近5000万规模,未来空间还很大。”

走进马连道的车流人流中,张兴荣很快就淹没不见了。但他这句话留在了我们耳边——

“我刚来马连道的时候,周围的楼都还没有盖呢。现在,我们又要再次出发了……”

注:图片为弘建茶器提供

作者:赵光辉、梁妍,图文来源:茶周刊,经授权爱普茶网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热词搜索: 中国茶 马连道 茶具品牌 弘建茶器

上一篇:普洱茶江湖经典告白:告别2019年,请与偏见和懊悔永别
下一篇:莱芜“老干烘”考「老虎吃茶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