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汤惊艳!99年傣文青饼测评:茶汤竟像蜂蜜水!老茶魅力拉满 2025-05-09 16:24:24 作者:艾老师选茶 来源:爱普茶网 浏览:

——【龑王牌】喝有温度的茶,做有温度的人
【龑王牌】小众名山茶文化品牌,距离百年茶企品牌还有94年
茶,几经翻滚,见质;人,几番往来,见心。
在普洱茶的世界里,时间是最神奇的调味师。那些被岁月精心雕琢的老茶,总是藏着说不尽的故事。今天,龑王家「艾老师选茶」栏目要推荐的是一片来自1999年的傣文青饼,它已经在时光中静静沉淀了二十余年。
一、傣文青饼的身世之谜
初次见到这款茶,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内飞上那个手写体的傣文“腊”字,在傣语中,这就是“茶”的意思。这种带有傣文内飞的茶饼,是上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勐海茶厂的特殊印记。在众多产品中,7542、7582、7572、7592等经典配方都曾使用过这种标识。
而如今茶人们津津乐道的“傣文青饼”,特指1999年生产的7542配方青饼。这款茶有三个不同版本:厂版(国营勐海茶厂常规产品)、省公司定制版,以及XY定制版。其中以厂版最为经典,被视为90年代7542配方茶的收官之作。
二、初见:岁月雕琢的容颜
打开包装的那一刻,就能感受到时光的力量。淡绿色的茶印在众多绿印茶品中独具特色。干仓存放二十余年,茶饼表面已经泛出温润的光泽,条索分明,散发着沉稳的陈香。
著名茶人黄刚先生曾评价这款茶:“南方自然仓储,第一泡果香明显,略带青味,茶质厚重,回甘好,喉韵足,层次感强,愉悦感好,叶底匀齐。”这确实是一款难得的大厂拼配佳作,经过良好仓储的标杆茶。
三、品鉴:一场穿越二十年的味觉之旅
为了更好地体验这款老茶,龑王家此次品鉴选择了8克茶量,用160毫升的柴烧壶冲泡。柴烧壶的保温性和透气性,能够更好地激发老茶的韵味。
洗茶两道后,茶汤已经呈现出金黄透亮的色泽,油润感十足。茶底散发出陈香和老木香,而杯中的香气则更加丰富——陈香、蜜香、糖香交织,浓郁而沉稳。
头道茶汤入口就让人惊喜。甜润的滋味中带着明显的冰糖甜,汤感顺滑,体感明显,喉间泛起阵阵清凉。这种开阔感让人不禁期待它完全醒发后的表现。
第二道茶汤开始展现这款茶的底蕴。在甜润的基础上,隐约透出一丝苦底,但很快转化为厚实饱满的滋味。生津回甘强烈,气韵十足,甚至产生了明显的饱腹感。饮罢不久,就开始不由自主地打嗝——这是好茶气韵通达的表现。
第三道茶汤的冰糖甜更加显著。待茶汤稍凉再品,会发现杯底沉淀着独特的果香和糖香,类似西瓜皮的清新气息,自带一种天然的清凉感。
随着冲泡次数增加,茶汤的表现越发精彩。
第四道至第六道,喉韵温润,汤汁饱满,甜润感持续增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第六道茶汤金黄透亮,油润感十足,陈香显著,饮后会产生一种独特的“闷头感”——这是老茶茶气上涌的表现。
第七道茶汤开始,身体感受更为明显。通体畅达,全身发暖发热,这正是优质老茶带来的体感体验。
为了充分挖掘这款老茶的潜力,第八道和第十道闷泡两分钟。这样冲泡出来的茶汤,甜润度不减,喉韵更加温润,但也会带来更强烈的“头裂感”——这是茶气上涌至头部的感受,虽有些刺激,却也是老茶魅力的体现。
四、茶中真味:时间赋予的礼物
品鉴完这十道茶汤,最深刻的印象莫过于这款茶惊人的转化程度。二十余年的时光,已经将当年清冽的花蜜香转化为更加成熟的蜜香带着药香的复合气息。茶汤几乎不再苦涩,但那股劲道依然存在,只是变得更加甜润有韵味。
业内公认,这款99傣文青饼是传奇茶品“88青饼”的嫡系传人。它不仅延续了7542配方的精髓,更在时光的打磨下,展现出老勐海茶厂独有的韵味。茶汤中那股“又浓又香”的特质,正是地道的老勐海味道。
五、结语:一片茶,一段时光
品完这款老茶,最深的感触是:好茶如好酒,需要时间的酝酿。这片1999年的傣文青饼,用二十余年的等待,换来今日的惊艳表现。从口腔到胃部的那条清晰水路,从喉部回涌的甘甜,以及在身体里流动的茶气,都在诉说着它与众不同的身世。
鲁迅先生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 闲暇时刻,静下心来品味一款老茶,感受时间在茶叶上留下的印记,何尝不是一种难得的享受?这片傣文青饼,不仅是一款茶,更是一段可以品饮的历史,一个关于耐心与等待的故事。
温馨提示:龑王家「艾老师选茶」栏目,本次限量分享2提(14饼)茶品。
更多存世精品老茶推荐,敬请点击进入爱普茶网《艾老师选茶奢侈品存世老茶》专题。
普洱茶选购、咨询,请添加艾文华老师个人微号:814917310
上一篇:喝一口就回甘到上颚!90年代红丝带云南金瓜贡茶开汤,参香陈韵拉满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