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重新认识老生普!80年代末下关双飞红印铁饼,甜润之后藏着药香参韵 2025-05-24 00:00:14 作者:艾老师选茶 来源:爱普茶网 浏览:
——【龑王牌】喝有温度的茶,做有温度的人
【龑王牌】小众名山茶文化品牌,距离百年茶企品牌还有94年
茶,几经翻滚,见质;人,几番往来,见心。
在普洱茶界,“红印”二字自带光芒。上世纪40至50年代,勐海厂生产的“红印圆茶”被视为普洱标杆,因茶饼包装印有八中红色字样而得名。而“铁饼”则是另一种经典形态——以金属模具压制,饼身紧实如铁,利于长期存放转化。下关厂作为云南普洱茶的另一重镇,其生产的铁饼以工艺精湛、陈化潜力突出著称。
今日龑王家「艾老师选茶」栏目品鉴的这款老茶,系八十年代末下关红印双飞铁饼。该品,延续了传统铁饼的压制工艺,又因当年选料考究,历经三十年干仓存放,成为老茶客眼中的“隐士”——初饮平淡,后劲却如暗潮涌动。
一、品鉴实录:从寡淡到惊艳的转折
茶品:八十年代末下关红印双飞铁饼
仓储:干净,无杂味
器具:120毫升紫砂壶
投茶量:6克
1、初遇:含蓄的序幕
温壶投茶,干茶陈香扑鼻,略带岁月沉淀的仓味。洗茶两道,汤色金黄透亮,杯底陈香萦绕,隐约有参香浮动。
头三道茶汤入口,甜润如蜜,生津迅猛,但滋味略显单一。“除了甜,还是甜”,甚至让人怀疑这款老茶是否被高估。细想或许是投茶量不足,未能激发出深层的力道,正犹豫是否下次增至8克时,第四道茶汤悄然扭转了局面——
2、觉醒:老茶的真正实力
从第四道开始,茶汤突然饱满起来:参香、陈香层层绽放,汤感厚实如米汤,咽下后胸腔暖意升腾,额头微微发汗。第五道至第七道,药香渐显,体感愈发强烈,几杯下肚竟有“上头”之感。
第八道汤感依旧顺滑,参香与陈韵交织,饱腹感明显;第九道闷泡三分钟,橙红透亮的茶汤溢出樟木香,略带苦底却迅速化甘,生津如泉涌。此时才懂,这茶的前三泡不过是“热身”,真正的戏码在后头。
二、反思:老茶需要耐心与分寸
这场品鉴像一场迟来的对话——老茶沉默三十年,不会轻易袒露全部。若因前几泡平淡而放弃,便错失了它最精彩的篇章。
品鉴启示录(经验总结):
1、老茶冲泡需突破常规:对于仓储优异的老生茶,建议投茶量增至8克/100ml,前五道即出即饮,充分释放其能量。
2、水温把控见真章:前段保持沸水冲击力,后段适当坐杯,等待茶质缓慢释放。
3、醒茶环节至关重要:可提前7至14日撬散醒茶,让沉睡的芳香物质充分活化;此外,若仓味明显的老茶,醒茶时间可适当延长一些,或洗茶时延长浸泡。
4、体感重于口感:优质老茶的茶气运行往往滞后于味觉体验,需静心感知。
三、结语:这款下关红印双飞铁饼,用三十年的沉默换来了今日的复杂与力道。它不似新茶的张扬,却能在温润中撼动身心。老茶如人,初识或许平淡,深交方知底蕴——而这,正是陈年普洱茶最耐人寻味的魅力。
(注:品鉴感受因人而异,建议茶友根据自身口感调整冲泡方式。)
本文系艾老师选茶栏目原创,首发爱普茶网。
普洱茶选购、咨询,请添加艾文华老师个人微号:814917310
上一篇:龙园号1999年老曼峨熟茶:苦得霸道,甜得持久,让老饕直呼过瘾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