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品饮去正确选择出好的普洱山头古树茶(2)
2024-02-16 21:38:24   作者:茶客老金   来源:茶客老金的品茶日志    浏览:

拿老金自己来说,我自身对于普洱山头茶的品质判断是基于口感和体感的综合感受,碰到那种只谈香气、口感、滋味变化的,或者只强调茶汤、口感而忽略茶气、喉韵、体感的,我天然就会有一

茶客老金2023年首次盲品对冲茶会

一个人的世界观如果是金钱为主,或任何形式的利益至上,那么他可以不费吹灰之力的对任何和自己不一致的观点、看法、人和事表示反对。

如果说昨天老金说的是这种人,那么根本就不需要老金在这儿那么正式的叙述,因为大多数茶友都懂得,污泥里可能会有白莲花,臭水沟里只有臭鱼烂虾。除非那些坏蛋自己没专业能力,否则想从他们嘴里听到真话是没可能的(当然也有一种情况,是10个无关痛痒的实话,包裹一把锋利的谎言“匕首”,直指“要害”)。所以今天要说的是另一种情况,而这种情况对现实的影响力甚至在说谎的烂人之上。

一个人如果专业能力在线,道德值得信任,假设他说的是真话。但他说的那些方法你却没办法学以致用到自己的身上怎么办?

你get不到他说那些重要的点怎么办?

是去怀疑他说的那些真实性,还是他的道德水准?

而如果他叙述的确确实实就是他自己的真实体会呢!

一个只注重体感的茶友、给另一个茶友讲述茶力运行进而带来的体感感受的美妙。而他的茶友感受不到他感受的那些,是不是可以怀疑他吹牛、甚至是别有用心呢?

拿老金自己来说,我自身对于普洱山头茶的品质判断是基于口感和体感的综合感受,碰到那种只谈香气、口感、滋味变化的,或者只强调茶汤、口感而忽略茶气、喉韵、体感的,我天然就会有一种抵触,进而可能怀疑对方的品鉴力,甚至不信任他的判断。用我自己的话来说——“没有茶气、喉韵、体感、韵味留存等等这些感受,那你还喝啥普洱茶啊?”

两个真诚的人关于茶品品感,认真的去做交流往往也会有交流不了,交流不下去的情况(实际这种情况并不少)。

而茶友想学到关于品饮方面真正可以实用的知识方法可能就更难了,这也就是这个行业大部分的知识没有办法有效的传递的原因了吧。

会有这种情况大概率是因为以下两点:

1、个人喜好让你不相信违背你习惯的知识和方法。

2、茶友的身体感受存在个体化差异导致一些真正有效的知识方法并不能在体验的过程中被感知(比如说体感,喉韵,茶气等等)。

最大的难点是相应的经验和做法无法有效的被传播!

老金会有这些感受,很多是来自于老金的朋友,李哥和老孟他们哥俩,真实的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情况,很清晰的可以表达出老金想说的这些(这里涉及一些隐私,感谢他们哥俩对老金的授权)。

老孟和李哥对于普洱认知和理解是接近的,对于工艺,普洱的后期,普洱品饮的审美,等等等等大多数时候保持高度一致,多年来从他们制作的产品层面可以很清楚的说明这一点。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们哥俩喝茶的品饮感受是有很大不同的,对于如何去鉴别判定茶品的品质用的方式也是不同的,甚至对于品饮喜好好偏爱也是不同的。这些是很多去过郑州交流并同时认识他们哥俩的茶商、茶友都知道的事,特别是就品鉴方法而言,他们两人所使用的,从来都不一样。

一起喝茶20多年的茶友,一间茶店的两个合作将近20年的合伙人,从对普洱茶的审美、理解到对品质追求都高度一致的两个人。对于普洱茶品鉴所使用的方法却是有区别的,甚至不同的,有的茶友要问,老金你这是故作惊人之语吗?是不是大部分相同只是细节有点差异吧?

不,老金再次强调,不一样,我跟他们俩一起喝茶的时候多,这个事儿他们也从不避讳,就是从来都是各自用各自的方法!

李哥因为身体的原因——绝大多数的时候他根本感受不到体感的存在。

这个“感受不到”具体说就是,同喝一款茶,你在打嗝,他无感,你在发热,他没感受。你三杯下肚在冒汗,但屋里不热他都感觉冷。你气感运行前胸贴后背甚至强烈到推背上头,他有可能还是无感。哪怕喝的是他自己的产品也不会因此附和你,感受不到就是感受不到,或只能模糊的感觉一点点而已。

那你问我,李哥作为茶商,喝不出体感,气韵,怎么辨别茶的品质啊?如何通过区分树龄啊?如何能喝出具体村寨山场特质啊?怎么收茶啊?

这种事听着是不是感觉有点假?我要不是认识他们哥俩,老金也感觉假?在我的认知里,喝不出来咋收的茶啊?进山多少学费也不够交的啊?!但关键来了,老金get不到的点,是不是不存在?茶友们感觉着挺假的方法,是不是不可能找到答案?茶友们听都没听过的方法是不是没有用?难道这些就是PUA?就是逻辑陷阱?我们一概拒绝?!

这其间是否存在一些共通的规律呢?

这点是否也能被广大茶友在选择茶品时去实际应用呢?

简易方程,小学五年级课程,等量关系,未知数,只要符合等式关系、公式,同样一道应用题,可以有很多种列方程的方法。

茶友们关注品饮的信息很多,但最关键的一定是一款产品的客观真实存在的基础信息——精确产地,树龄,年份,仓储环境等等。这些可以直接影响广大茶友不上当,不“吃药”,不多交学费,不花冤枉钱,也可以让坏蛋们不能那么嚣张。

老金认识的茶友多,茶商多,彼此之间多有交流,好友老孟同样和全国很多的茶友、茶商也就关于如何喝懂这个事儿有着深度的交流。

经过我们几个人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方法特别多:有全凭体感的,有只看滋味的,有凭香气变化的,有凭气感运行的,有凭韵感的,有凭借喉咙舒适度的,同样是香气还有凭香气滞留时间的,还有听着更假,但真实的是,只喝一口,找茶汤带来类似“点亮”口腔感觉的……

最关键的是,这些方法都曾印证可以有效的,重复的,在不同的茶品上通过品鉴,判断出茶品的真实的客观信息(树龄,茶区,山场等等等等)。

为啥用简易方程比喻说明——孩子学方程大多是只有课堂上教的几种,而其他更多的,符合公式满足等量关系的一样可以得到正确的答案。

有些方法我们不理解没听过,甚至是与我们的认知、习惯、相悖的,却并不一定是错的。甚至有可能是更适合我们去学习应用的。

而不同的方法代表着,不同人的经验总结归纳,这种经验本身就是最原始的实验法。

多次重复(一种品饮方法)≈判断得出真实信息!

——(为什么是≈而不是=?因为没有方法可以100%保证获取全部的客观真实信息,但是,对于大多数茶友、茶商来说,能判断出茶区、微产区、树龄、工艺取向、仓储情况等等已经可以满足绝大多数人的实际需要了。

由此推论,就可以判定这个任意的方法是有效的,某些程度上来说是可以推广的。

那么,对于茶友来说,确定了一个方法是真实有效的,是不是就解决了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了呢?

请允许老金再次重复,借初级方程多可能性的表达来叙述老金想跟大家说的关键点:

茶品的客观真实信息是确定的,用他来确定性来判断各种品鉴方法的合理性!

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1不同茶类(限制在普洱山头);

2多次的可重复性(多次都可以辨别出基本信息)。

不管你喜欢或不喜欢,听过或没听过,理解或不理解,只要使用该方法通过多次品鉴都可以达到品鉴出茶品真实信息的目的。这个方法,就可以判定为有真实有效的,只是各种方法需要完善的程度不同罢了。

对于茶友的实际意义是,我们可以选择我们能get到的点来,选择适合我们自己的方法。还有就是学到的任何方法是否有效无效,我们都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检验一下方法的有效性及合理性。

已知并且能够确认的茶品信息=“盲品”?£(多次重复性)

注:已知并能够确认的茶品信息:包括茶区、茶山环境、茶树生长状态、树龄、树种、采制方法、制作工艺、仓储藏养等等与茶有关的信息。

£:代表品饮者品鉴茶品时对判断茶品品质所使用的方法。

当通过盲品,并使用方法£可以推断出的信息能够准确的对标已知茶品信息时,说明该方法有效,当对标的信息越多说明方法的有效性越好,当方法能够被更多的人使用,则该方法具备“普适性”,可以进行大范围推广!

……

未完待续……

作者:茶客老金,图文来源:茶客老金的品茶日志,经授权爱普茶网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普洱茶选购、咨询,请添加艾文华老师个人微号:814917310

热词搜索: 山头古树茶 山头茶 古树茶

上一篇:如何通过品饮去正确选择出好的山头古树茶(1)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