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洱杂志:极边之城胜江南|腾冲
翻阅腾冲,心中总会感喟这块土地的悲壮与幸运。而种种让人情绪复杂的感受,都融进老徐在《徐霞客游记》中写下的“极边第一城”五个蝇头小字里。
-
普洱杂志:光禄古镇,说不尽的云南往事
不知不觉,仿佛走进了千年前的光禄。“一座姚州城,半部云南史。”姚安,古称弄栋、姚州,地处滇中腹地。
-
普洱茶文化之魂——茶马古道文化
茶马古道,最终成为了普洱茶文化的灵魂,围绕这条古道上的所有一切也都热了起来,而随着茶马古道流动的最重要负载物——普洱茶,此时则顺理成章地将茶马古道文化融入其中
-
普洱杂志:滇藏茶马古道第一行
1989年9月27日-11月6日,“茶马古道六君子”之一的李旭,独自一人或搭便车或徒步,从昆明出发,经虎跳峡—中甸—德钦—盐井—芒康—左贡—邦达—八宿—然乌—波密—林芝—拉萨
-
古道飘来普洱香
茶马古道,是中国大陆的“脉络”,被人们称为中国对外交流的“第五条通道”。它从山地到高峰,蜿蜒起伏,绵延悠长。
-
普洱杂志:博尚,南茶马古道上的重镇
《缅宁县志》记载:“就商情的热闹言,县城为第一,泰恒街为第二。其余可归纳为甲乙丙三等,甲等为遮奈、帮东、圈内、宁安、勐托等五街”。
-
神秘之湖:勐梭龙潭
勐梭龙潭位于西盟县城西边,四周林翠山青,景色秀丽。龙潭环境幽雅,四周山峦叠翠,湖中碧水粼粼,仙鹤起落,野鸭成群,湖边苔藓遍地。
-
博南道旁蒙化城
我家就在茶马古道“顺下线”鲁史段的路边,我小时候仍然可以看到成群的马帮,大抵到我小学毕业,从凤庆到鲁史的公路才修通,所以,我对马帮的记忆特别深。
-
雪域,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滇藏茶马古道大约形成于公元六世纪后期,南起云南茶叶主产区西双版纳易武、普洱,经大理、丽江、香格里拉进入西藏,直达拉萨。
-
行走茶马古道
西双版纳悠久的种茶、饮茶、贸茶历史,加之多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历史,孕育了积淀丰厚、博大精深的普洱茶文化。
-
普洱杂志:水云之上丙中洛
说起记忆中的丙中洛,丰绍珍笑着说:“以前出丙中洛只有一条小路,去贡山县城背盐和米都要走一天,现在的路好走多咯!现在进藏的公路也修通了,丙察察沿路上的雾里村、秋那桶都是非常
-
何真:迤萨帮传奇
民国二十一年。昆明城一个不冷不热的天。历来宁静低调的省城街头,出现了件叫满城人惊讶的事。
-
木霁弘:行走中的发现
如今茶马古道在普洱茶界可以说是已成显学,再回头看一段朴素真实的记录,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
普洱杂志:处处驿路生茶香
茶马古道“顺下线”从顺宁(现凤庆)到下关一段古道开辟于元成宗大德五年(1302年),距今已近七百多年的历史。
-
普洱杂志:怒江上的脊梁
经怒江溯流北上的茶马古道如过往的一道疤痕,至今还未结痂。茶、马一相结合,如同两根紧结的绳索,拧出夹杂了马汗,血泪,盐粒的粗砺味道,似乎还萦绕不绝。
-
普洱杂志:马蹄踏碎关山月
石板和红砖的构筑,单薄的青瓦看起来垂垂老矣,能看到不同年代的人工痕迹,但昔日市镇的繁华踪迹全无,不复再现。
普洱杂志 2022-12-20 21:08:59
-
碧溪丨滇南茶马重镇
碧溪古镇是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从遥远的年代起直至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它一直是北走楚雄、大理、丽江直至喜马拉雅;东往玉溪、昆明;南到宁洱、思茅、西双版纳以及东南亚国家
-
普洱杂志:茶马古道文化,普洱茶文化之魂
1990年的夏天,云南大学木霁弘教授等人来到了川滇藏的三角地带,在古人留下来的几条老路上徒步行走。
-
普洱杂志:茶马古道的生命力(下)
今天让我们继续循着茶马古道的遗迹巡游,从南方丝绸之路脱身,我们一路向北,向着世界屋脊而行,那注定是一条艰险、困苦却始终充满希望的长路——滇藏茶马古道,在许多研究者的不断探
-
木霁弘:茶马古道造梦者
“茶马古道”并不是一个古已有之的概念,正如“丝绸之路”一称,是德国人李希霍芬的发明。“茶马古道”是中国人视角下的命名,讲历史,“谁来讲”以及“怎么讲”同样重要。
-
普洱杂志:茶马古道的生命力(上)
或许是因为疫情带来的封闭感,让我们对诗和远方更加向往。茶马古道是茶的诗与远方,它是茶远行之路,更是茶文化鲜活流淌的河。
-
平乐:川西古道第一镇
古镇最早其实被称“平落”,史前蜀王开明氏时期,修水利、兴农桑,四面小山之中,自然形成一爿绿色小盆地,因此得名。后人感念此地的悠闲安逸,改“落”为“乐”,更添了几分雅致和俗
-
岩文《爱上普洱》:茶马古道
说普洱茶,离不开茶马古道,这是无数先辈用血和生命铸就的一条伟大生命之路,源源不断的茶叶从普洱山运往外界,生活所必需的食盐及外界的先进文化,沿着茶马古道进入普洱山。
-
普洱杂志:走一段恩施的茶马古道
洪岩山,又叫洪岩仙山,位于恩施城南30里,恩施是湖北省的重要产茶区,著名的恩施玉露、富硒茶便产于此。洪岩仙山高出群山,常年云雾缭绕,在当地有小武当山之称。
-
普洱杂志:秦五尺道上的松林驿
五尺道离开松林往沾益前行,随即就进入九龙山,九龙山植被茂密,人迹罕至。九龙山的深处,至今还有一段五尺道的遗迹,路旁的一块大石头上还有“毒水”二字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