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峰《读懂中国茶》:藏茶成珍(节选)
2019-12-26 18:06:57   作者:马哲峰   来源:《读懂中国茶》    浏览:

经由炒青绿茶、烘青绿茶高温杀青的工艺,宝洪茶、感通茶走上了追寻新鲜自然的名优绿茶之路,由此再不复以往久藏愈佳的风格。

马哲峰老师读懂中国茶品读会

图源于全国茶行业组织机构交流群(马哲峰老师《读懂中国茶》品读会,下同)

饮茶的风尚,有人贵新,有人贵老,各有所取,得遇知己,满心欢喜。茶,新的好;茶,老的亦好。盛世风尚,藏茶成珍。从新茶到老茶,与人相守相伴,一生中这最美好的时光,都付诸这似水年华。

老茶源流

自唐以降,饮茶的风尚历来崇尚鲜美的新茶。四季轮回,世间最是留不住,新茶的滋味,时光的脚步。远溯明代,饮茶风尚推崇的是陈年的老茶。岁月匆匆,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老茶的滋味,时间的重量。

七彩云南,倡老茶风尚之先。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云南大理白族进士李元阳编纂的《大理府志》载曰:“点苍茶树,高二丈,性味不减阳羡,藏之年久,味俞胜也。”我们猜想,或许源于李元阳自身的经历——经受过本民族文化的熏陶,复经正统的儒学教育,文化的碰撞催生了深刻又独特的新观念。“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北宋著名诗人梅尧臣《次韵和永叔尝新茶杂言》一诗的开篇两句,赞颂了陆羽倡导举世饮茶的开创之功。相隔数百年之后,李元阳开创了世间饮用老茶的风尚。

马哲峰老师读懂中国茶品读会

明末清初,徐霞客入滇游历,在其所著《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中留下了感通茶的记述:“中庭院外,乔松修竹,间以茶树。树高皆三四丈,绝与桂相似,时方采摘,无不架梯升树者。茶味颇佳,炒而复爆,不免黝黑。”将近四百年之后,循着前人的足迹来到大理寻茶。面朝沧海的苍山,如今已经是国家地质公园。从半山开始沿着步道拾级而上,感通禅寺就位于密林深处。步入感通禅寺院内,徐霞客笔下描述的情形依然如故,月亮门内的古茶树依旧郁郁苍苍,相邻的还有千年的桂花树。茶树上挂有“大理古树名木”的标牌,标明树龄为600年左右。用双手抚摸古茶树苍劲的躯干,遥想当年徐霞客是否也曾这般与古茶树亲密接触?树自不语,唯有清风掠过树梢轻轻摇曳。当年徐霞客所记感通茶,有着与如今大树晒青毛茶一般无二的采摘方法与炒制技艺,还有美好的滋味。经年存放之后,仍然可以品尝出李元阳所赞赏的殊胜滋味。

自清康熙年间始,云南宝洪茶声名鹊起,直到民国年间,声望颇为响亮。民国六年(1917年)马标、杨中润编纂的《路南县志》载:“宝洪茶,产北区宝洪山附近一带,其山宜良、路南各有分界。藏之越久越佳,回民最嗜。”宝洪茶“藏之越久越佳”与感通茶“藏之年久,味俞胜也”的特征一脉相承。

马哲峰老师读懂中国茶品读会

民国十年(1921年)王槐荣、许实编纂的《宜良县志》载:“宝洪茶,产城北十五里宝洪山,树高三四尺,丛生。惊蛰后发白色嫩芽,采取焙而揉之,曝干收贮,味香烈异常。”而今,在云南省宜良县城西北5公里外的宝红寺尚有遗迹。山因寺名,寺因茶名,寺院后有两株古茶树,见证了悠久的历史。乔木型感通茶与灌木型的宝洪茶,一脉相承的都是晒青毛茶的工艺,所以才会有久藏愈佳的共同特点。

令人叹息的是,圉于对自身认识的不足,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宝洪茶改用了炒青绿茶中龙井茶的工艺。而在1958年,感通茶改用了烘青绿茶的工艺。经由炒青绿茶、烘青绿茶高温杀青的工艺,宝洪茶、感通茶走上了追寻新鲜自然的名优绿茶之路,由此再不复以往久藏愈佳的风格。(节选马哲峰老师新书《读懂中国茶》一书,第五章《藏茶成珍》,全文阅读敬请翻阅《读懂中国茶》)

马哲峰读懂中国茶

图为《读懂中国茶》书影(出版发行:中州古籍出版社),图源于马哲峰老师朋友圈。

作者简介:马哲峰,洛阳人,久居郑州。师从茶文化名家李伟先生习茶多年,已故书画大家王九朝先生私淑弟子。国家级高级评茶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国家职业技能竞赛裁判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督导员。兼任中华茶人联谊会理事,河南省茶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河南省茶叶商会副秘书长等社会职务。受聘担任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安阳工学院、平顶山学院、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周口科技职业学院等多所高校客座教授。创办有郑州马哲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行知文化讲习所,致力于茶教育、促进茶经济、弘扬茶文化,《人民政协报》等多家媒体予以专题报道。2014年荣膺河南十大文化先锋人物,2017年荣膺《普洱》杂志创刊十周年优秀撰稿人。所著《普洱寻茶记》荣登2018年茶媒推荐阅读十大茶书榜单,2019年出版新著《读懂中国茶》。

《读懂中国茶》一书订购,敬请联系本网主编艾文华老师,微信:YQaiwenhua

附录:《读懂中国茶》目录

第一章:南方嘉木

第二章:千山摘翠

第三章:匠心制茶·初制工艺

第四章:匠心制茶·精制工艺

第五章:藏茶成珍

第六章:评茶技艺

第七章:茶的美学

后记

普洱茶选购、咨询,请添加艾文华老师个人微号:814917310

热词搜索: 读懂中国茶 马哲峰 藏茶成珍

上一篇:茶书推荐:孙忠焕《茶文化的知与行》
下一篇:马哲峰《读懂中国茶》:茶道美学的优雅漫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