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六山记》:马哲峰的厚积薄发
2020-10-19 13:17:50   作者:李伟   来源:行知茶文化讲习所    浏览:

我捧起《普洱六山记》久久没有打开,而是感慨良多,是时间给了他厚积之后薄发的力量。我想,只要全身心地投入去干一件事超过十年,就一定会有所成就。

普洱六山记马哲峰

马哲峰弟又寄来了他的新作《普洱六山记》。我很是惊讶,去年秋天,他刚刚出版了《读懂中国茶》,时隔几个月,又出了一本,这该是怎样的厚积薄发啊!印象中,哲峰一直是耕耘不止的,他参与了多部茶叶专著的写作,论文也有十余篇,仅个人茶叶专著至少不下三本。

我捧起《普洱六山记》久久没有打开,而是感慨良多,是时间给了他厚积之后薄发的力量。我想,只要全身心地投入去干一件事超过十年,就一定会有所成就。我想,人之所以热爱,因是为内心被触动;之所以绽放,是因为集聚了力量;之所以集聚了能量,是因为长时间的不懈生长。这或许都是缘自于热爱,缘自于知行合一,心脑相合。

厚积方能薄发。他重视积累,将亲身经历的喜怒哀乐注入到茶山的美魂中去。于是,哲峰眼中的茶山变成了山美、水美、人美的世外桃源。

薄发源于厚积。人们只看到哲峰用他那华美的笔,将茶叶的美描绘得淋漓尽致。却不知他历经了多少风风雨雨;考察了多少风土人情;采访了多少人物;搜集了多少典故、风俗;阅读了多少典章书籍。

竹子是“四君子”之一,他虚心有节,节节高升的寓意,成为中国的文化符号。竹子会用三年以上的时间去积累,可三年之后,它会以每天30cm的速度蓬勃生长,仅仅用六周的时间就可以长到了15米。在前面的三年多的时间里,竹子会将它的根,在土壤里延伸数百平米。

等待往往是一个漫长而又苦闷的过程,然而只有在等待中积蓄了力量,竹子才会长得更高,人才能变得更强大。他像竹子一样,耐得住寂寞,扎根的过程,是艰辛漫长而不易出效果的,它等待三年后的那个春天,那个雨季的横空出世。

哲峰有自由随性的灵魂,洒脱爽朗的个性,颇有王维“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般闲适恣意的乐趣雅致,令人羡慕神往。

哲峰在《普洱六山记》的最后这样说:一年又一年,深入茶山,韶华易逝,好茶难寻。问世间,有多少爱茶人,情不知所起,却为茶一往而情深。茶的外形朴拙,茶的汤色清澈,茶的滋味隽永,茶的香气清幽,茶的韵味悠长。那都是爱茶人永不停息追寻的梦想,那也是每个爱茶人乐享的苦乐年华。

让我们随着他一往情深的热爱,灵性飞扬的文字,去往普洱圣地六大茶山吧,那将是一场最曼妙的旅行。

马哲峰普洱六山记

作者简介:李伟,茶文化学者,主编出版有《学茶艺》《中国茶艺》以及四个版本的《信阳毛尖》。

附:

2020年10月16-19日第五届中国(郑州)国际茶产业博览会

《普洱六山记》新书发布会暨古六大茶山品茶赛现场花絮

马哲峰普洱六山记

华巨臣第五届郑州茶博会《普洱六山记》新书发布会现场

马哲峰普洱六山记

《普洱六山记》作者马哲峰、陈晓雷为所有参赛选手签赠新书

马哲峰普洱六山记

华巨臣孙正冠与马哲峰老师为三位评委颁发证书

马哲峰普洱六山记

《普洱六山记》新书发布暨古六大茶山品茶赛初赛现场

马哲峰普洱六山记

《普洱六山记》新书发布暨古六大茶山品茶赛决赛现场

马哲峰普洱六山记

作者、评委与晋级决赛的六位选手合影

马哲峰普洱六山记

陈晓雷为古六大茶山品茶赛冠军王京辉茶友颁发奖品

马哲峰普洱六山记

陈晓雷为古六大茶山品茶赛亚军张莹茶友颁发奖品

马哲峰普洱六山记

作者、评委、工作人员与部分参赛选手合影

作者:李伟,图文来源:行知茶文化讲习所,经授权爱普茶网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普洱茶选购、咨询,请添加艾文华老师个人微号:814917310

热词搜索: 普洱六山记 马哲峰

上一篇:《普洱熟茶教科书》终于等来一本熟茶教科书
下一篇:节选马哲峰、陈晓雷《普洱六山记》:漫话六大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