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周:《文会图》中的大宋茶道
2022-06-16 20:19:36   作者:李开周   来源:茶业复兴    浏览:

在宋朝,“会”有聚集的意思。宋朝士大夫聚餐,称为“会食”;宋朝士大夫聚饮,称为“会饮”。宋朝士大夫在一起鉴赏古玩、谈书论画、闻香听琴、烹茶品茗,诸如此类的聚会,文艺气息颇

大宋茶道文会图

在宋朝,“会”有聚集的意思。宋朝士大夫聚餐,称为“会食”;宋朝士大夫聚饮,称为“会饮”。宋朝士大夫在一起鉴赏古玩、谈书论画、闻香听琴、烹茶品茗,诸如此类的聚会,文艺气息颇浓,称为“文会”。

宋徽宗赵佶的《文会图》,画的就是几位士人闻香听琴、烹茶品茗的聚会场景。

宋徽宗赵佶的文会图

〔宋〕赵佶《文会图》

右上角是宋徽宗的题诗:

儒林华国古今同,

吟咏飞毫醒醉中。

多士作新知入彀,

画图尤喜见文雄。

晚唐笔记《唐摭言》记载,唐太宗李世民微服驾临皇宫门口,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忍不住感叹道:“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宋徽宗借用“入吾彀中”的典故以唐太宗自比。

左上角是当时宋徽宗麾下第一号宠臣蔡京的题诗:

臣京谨依韵和进——

明时不与有唐同,

八表人归大道中。

可笑当年十八士,

经纶谁是出群雄。

蔡京题诗在左上角,宋徽宗题诗在右上角,在两首诗之间,在画面上方偏左的位置,盖有一方印章,印文“天下一人”,那是宋徽宗的闲章。他作为皇帝,是北宋王朝最高统治者,自然可以天下第一人自居。

在宋徽宗和蔡京题诗之下,三棵大树高高耸立,占去全画一半空间,左边两棵是槐树,右边一棵是柳树。槐叶丰茂,柳枝低垂,每一片柳叶都是双钩着色,无比精细,柳条舒展有姿态,有微风轻拂的动感。

在槐荫和柳荫遮蔽之下,有一座宽广的庭院,院墙曲曲折折,雕栏玉砌,既雅致又奢华。庭院正中是一个特大号的黑漆箱形食案,八位文士围案而坐。食案上琳琅满目,并且井然有序,非常工整地摆放着碗筷、盘碟、茶盏、六瓶插花和八盘瓜果。八人身穿便服,神态闲适,三三两两地自由交谈。在他们身后,三名童仆侍立,其中一个向主人禀告事情,一个为主人送上巾帕,一个双手捧着一盏香茶,等待主人取饮。食案右侧和右上角还有两人,一个着白衣,叉手站立,另一个靠近食案,着青衣小帽,留三绺长须,挥手打着拍子,他们应该是为这帮文士清唱词曲的艺人。

食案左侧不远处有一片竹林,竹林旁边有两个文士,一个身披鹤氅,一个肩倚手杖,他们相对而立,亲切交谈。

食案上方,靠近墙根儿处,一方石几被巨柳的树干遮去半边,石几上隐约可见一张琴、一卷琴谱和一只香炉。

食案下方,五名童仆正在烹茶。

大宋茶道文会图

茶具计有:茶柜一、茶盘一、茶罐一、茶勺一、茶几二、茶壶四、茶盏四、盏托九、火炉一、贮水大盆一、盥洗大盆一。还有一件小口大腹的瓷瓶,放在茶几下面,状如宋朝人盛酒的梅瓶。瓷瓶左侧是一只竹篓,有提梁,可能是盛放木炭的炭篓。

从右至左,这五名童仆各司其职:最右一人躬身持巾,正在用力擦拭茶几;稍左一人双手捧着一个青瓷大盘,等候别人将烹好的茶汤放在大盘上;中间一人手持长柄茶勺,正从茶几上的茶罐中舀取茶粉,放入另一只手上托着的茶盏内;再往左,一人站在火炉旁,炉中燃烧着木炭,炭上墩放两只茶壶,说明他在烧水;最左一人年纪尚小,梳着双丫发髻,坐在一只矮墩上,正端着茶盏品啜,想必是想试验茶汤是否完美,是否可以送到那张黑漆箱型大食案上去,供那八位文士享用。

这是一个宋代社会的点茶场景。大宋王朝,茶道盛行,《文会图》的主题虽是文人雅集,但也是宋代茶道的真实再现。其作者宋徽宗赵佶就是一位茶文化专家,他的《大观茶论》是宋代茶事的经典著作。

《大观茶论》中对点茶有详尽描述,将宋朝人最精妙的点茶方法复现如下:

点茶不一。而调膏继刻,以汤注之,手重筅轻,无粟文蟹眼者,调之静面点。盖击拂无力,茶不发立,水乳未浃,又复增汤,色泽

不尽,英华沦散,茶无立作矣……五汤乃可少纵,筅欲轻匀而透达,如发立未尽,则击以作之;发立已过,则拂以敛之。结浚霭,结凝雪,茶色尽矣。

正确的点茶方法是这样的:调出茶膏,继续注水,注水的速度先慢后快,搅拌的力度先轻后重,熟练地运用腕力和指力,往同一个方向旋转着搅拌,一边搅拌,一边上下敲击。如此点茶,茶汤才是均匀的,泡沫才会浮到最顶层,茶汤表面才会形成久久不散的细点和花纹,就像盛夏之夜的星空一般好看。当然,不但好看,还特别好喝。

在宋朝茶人的心目中,茶汤上面那层泡沫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很多人都在诗词里赞美它。如北宋大臣丁谓《咏茶》:“萌芽先社雨,采掇带春冰。碾细香尘起,烹新玉乳凝。”将初春萌发的茶芽制成小茶砖,放在茶碾中碾成细细的茶粉,再放入茶碗用热水冲点,点出的茶汤宛如打了泡的奶茶,凝起一层雪白的泡沫。再如梅尧臣《茶灶》:“山寺碧溪头,幽人绿岩畔。夜火竹声干,春瓯茗花乱。”这首诗里的“茗花”指的自然也是茶沫。苏东坡的老朋友,那位以怕老婆而闻名于世的陈季常也描写过茶沫:“茗瓯对客乳花浓,静听挥犀发异同。度腊迎春如此过,不知人世有王公。”新年即将到来,客人登门拜访,陈季常烹茶相待,主宾对饮,一边谈天说地,一边欣赏着茶碗里的泡沫,感觉到喜乐幸福。

《大观茶论》中写到各种茶具,包括汤瓶、茶碾、茶盏、茶筅、茶等等。汤瓶用来烧水和注水,茶碾用来把茶砖碾成茶粉,茶勺用来舀水和取茶粉。茶筅用竹子制成,是宋朝中后期出现的点茶神器。茶盏身兼二用,既用来点茶,又用来喝茶。这些器具几乎在《文会图》中均能看到。但《文会图》上只有从茶罐中取茶粉放进茶盏的画面,没有用汤瓶往茶盏中注水以及用茶筅搅拌敲击茶汤的情节。所以有人认为,这幅画作也许不是宋徽宗的亲笔。

那么这幅画到底是不是宋徽宗创作的呢?我们不敢肯定。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这幅画绝对是宋朝人的手笔。画上那么讲究的布局,那么丰富的陈设,那么繁多的茶具,那么精致的备茶流程,也只有将茶道发展到巅峰的宋朝才会有人画得出来。

本文选自李开周《古画里的茶》

作者:李开周,图文来源:茶业复兴,经授权爱普茶网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热词搜索: 文会图 大宋茶道 茶业复兴

上一篇:有美点茶:《梦华录》呈现的大宋茶道有多美?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