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园《有茶气》:都说换美元不如存茶,但存茶并不容易
2020-10-06 14:33:35   作者:曾园   来源:茶业复兴    浏览:

今天喝到的普洱老茶,绝大多数不出云南—香港—台湾这个销售范围。我们也能想到,茶已经越来越少,存世的茶自然越来越贵。

曾园有茶气

十多年来,普洱茶在大陆兴起,“香港仓”被一些人认为是“湿仓”,种种可疑的传言不胫而走。

我们始终要明白一件事情:我们对香港仓是怎样一种工艺其实一无所知。1997年,香港的存茶(据说)被台湾人大量买走后,习惯保守商业技术秘密的香港人更不愿意多谈了。

今天喝到的普洱老茶,绝大多数不出云南—香港—台湾这个销售范围。我们也能想到,茶已经越来越少,存世的茶自然越来越贵。

事实上,从价格来说,已经成为古董的普洱茶有一个问题,就是缺乏其他古董所必备的刚性检验方法(虽然古董的判断原则也不是那么刚性)。对于普洱的判断,我们不妨简单理解成,拍卖行有五位专家,他们采取投票的方式决定古董的真伪,如果三位专家认为其为真,那么它就成了“真的”。

2011年出了件大事,一件汉代青黄玉龙凤纹梳妆台及坐凳以2.2亿元成交,创下新的玉器拍卖世界纪录。其实汉代并没有凳子,因此这件事震惊了古董界。“中嘉国际从流程上和拍卖资质上都符合规范,没有直接证据证明其涉及假拍。即使目前已经确认拍品为假,相关部门也很难对拍卖公司追究其责任。”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副秘书长说。

真茶太少不是一件奇怪的事,另一种思路便诞生了。“港仓茶”的味道已为人们所熟悉,有些茶商便为存世量很大的一种非“港仓”味道的茶命名为“干仓”——是的,他们想通过“干仓”这个概念赚取巨额利润。

东莞鸿鑫隆茶仓

东莞鸿鑫隆茶仓

这种思路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所谓的“干仓”茶,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这很正常。我在四五年内喝过几次,就不是很喜欢,但每次喝,都会发现价格又增加了两三万。最近我查了一下价格,居然已经到每片11万了。

“干仓”这种概念能够让茶的价格涨到这种程度,有点匪夷所思。分析一下,“干仓”概念的推广同步伴随着“湿仓”故事的恐吓——关于“湿仓”如何脏乱差、如何充斥着细菌这些食品卫生方面的传言扩散自然很快。更让人吃惊的是,世界上真有极少量的“湿仓茶”。为何生产?卖给谁?这是个谜,没人知道。方舟子还做了化验,当然是真的有细菌,这成了一段时间的热点话题。

一般我都不会喝茶商寄给我的茶样,但有个茶商很诚恳,我就喝了他们的老班章,不错。再喝另外一种存放长达16年的茶,不仅没转化,而且很淡。这显然是所谓的干仓造成的。

简单地说,大家不相信“香港仓”的品质,但其实想学也学不到。在现实意义上只剩下一个办法,就是在广州或西双版纳这种热而潮湿的地方自然无技术存放。

这位寄送茶样的朋友就是将茶存放在一个干燥的城市。

邹家驹先生在《漫话普洱茶》一书中介绍了茶的发酵原理:“微生物的繁衍过程叫发酵。发酵的先决条件:一定的水分、一定的温度和一定的氧气。许多普洱茶书,把‘干仓’捧上了天,殊不知没有一定的水分湿度,哪来微生物的生存和繁衍环境。干仓水分越少,茶叶陈化速度越慢。发酵陈化的目的,是散除杂味涩味,引导出醇和平滑,陈香久驻,充盈饱满不锁喉的感觉。存放地点间歇保持一定的水分是必要的。”

大多数人对苦口良药听不进去,但都很乐意被“没有中间商赚差价”这类迷魂汤灌得但愿长醉不用醒。已经有很多人做了实验。邹先生也指出,一块茶饼在干燥地点存放了十年,变化不大。

朋友听不进去。反而给我上了很多课,比如“湿仓非常可怕”“干仓是质量保证”“我们的企业文化是做良心企业”……

一位交往多年的朋友有几个仓库,存有几千万的茶。我喝过他的老班章,茶汤味淡。我知道这是在仓库里用了除湿机,这位朋友一定是被“干仓”理论中“潮湿”“发霉”的诅咒吓破了胆,因而仓库里长年开启抽湿机,抽走了茶气。我尽量委婉地谈了我的想法。他的辩解是茶太多太贵,实在不敢让茶发霉。

茶要发酵才能增值,发霉当然是投资蒸发了。但长期干燥,茶叶不发生变化,增值也不过是一场梦幻泡影。

多喝茶多读书,在仓库里多观察。增值没有捷径。

本文节选自图书《有茶气》,作者:曾园,图文来源:茶业复兴,经授权爱普茶网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普洱茶选购、咨询,请添加艾文华老师个人微号:814917310

热词搜索: 存茶 有茶气

上一篇:无仓不成普洱茶:什么样的仓储是好仓储?
下一篇:家庭存放普洱茶,真的有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