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美如斯(茶美文)
2025-07-11 00:25:43   作者:艾文华   来源:爱普茶网    浏览:

若论及饮茶之至境,我常心驰神往于一处——青海乌兰茶卡盐湖,那天地间一片澄澈的天然结晶之境。试想,若能独坐于此湖天之间,饮一口温润醇厚的普洱茶,那番滋味,该是何等超然物外
爱普茶网创始人艾文华先生近照

世间万物皆有情,寸土寸草亦蕴清香。生于云南,长于斯土,我对滇南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叶,皆怀有深沉的挚爱。如同我在《在云南记》中所感:“独守在云南的山山水水/花花草草。甚至是/一只蝴蝶飞过后,遗留的身影/都是一首诗。”我敬重足下的泥土,敬畏依身的草木,那份虔诚,如同行僧向佛。

古有曹孟德诗云:“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然于我而言,茶酒相较,爱茶至深。唯有一盏清茶,最能抚慰心忧。每值心烦意乱之际,独坐瀹一壶普洱,轻呷一口温润茶汤,胸中郁结便悄然消散,重获片刻心灵的宁静与愉悦。

普洱之味,至为醇厚浓酽。日久品啜,渐能体悟茶之真性。然若一日不得饮,或因故无缘这杯中雅物,那滋味便化作心中百爪挠心的惦念。昔日的茶香,仿佛能穿透时光,在心头萦绕、重现。如我这般,饮之既久,便成瘾嗜,欲罢而不能。

东坡居士曾戏言:“戏作小诗君一笑,从来佳茗似佳人。”茶,不仅能助诗情,亦可生禅意。“禅茶一味”之说,便是由“禅”入“茶”,抑或是寺中修行者将“茶”之品鉴,提升至“禅”之修持的境界。此“一味”,道出了禅心与茶性、禅境与茶道的精妙契合。

草木所孕之茶,亦真亦幻,众口难调。他人言其一味,我或感千百味;我论其一味,他人或品千百味。习茶未久,事茶尚浅,初尝云南众山之茗,班章有班章之霸烈,冰岛有冰岛之甘甜,景迈有景迈之兰韵,昔归有昔归之岩骨,易武“七村八寨”更是寨寨不同,山山异香……普洱虽同属一脉,其味却千姿百态。习茶、事茶、吃茶,我最钟爱的,终是那至简至纯的一味。

彩云之南,名山迭出好茶,亦不乏佳泉妙水,更得建水陶器珠联璧合,此般天作之配,堪称“三绝”,其味自然臻于至境。然若论及饮茶之至境,我常心驰神往于一处——青海乌兰茶卡盐湖,那天地间一片澄澈的天然结晶之境。试想,若能独坐于此湖天之间,饮一口温润醇厚的普洱茶,那番滋味,该是何等超然物外,涤荡心尘?

茶人王迎新有言:“邀青天为幕,山野作席。”若真能在茶卡盐湖这般圣地,约得一二知己,携一卷唐诗宋词,抚一曲清幽古琴,掬一捧澄澈湖水,沐日月之清辉,共赴一场茶事……此情此景,方是茶中至雅至美之真味。

茶之美,至纯至性,美也如斯。

作者简介:艾文华,生于1990年06月,云南昭通人。作品散见《星星》《诗刊》《边疆文学》等报刊。

原稿载《吃茶去》2018年第4期

热词搜索: 茶卡盐湖 茶美文

上一篇:七月的茶,七月的易普堂和七月的我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