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茶器与茶事》:廖宝秀笔下的中国品茗及山水文化
2020-12-09 23:30:52   作者:廖宝秀   来源:茶业复兴    浏览:

古往今来,凡论及茶事,总是将茶与蕴茶之山、瀹茶之泉相提并论。茶与山水的关系密不可分。自古名山产名茶,而往往名山又涌名泉。

廖宝秀历代茶器与茶事

古往今来,凡论及茶事,总是将茶与蕴茶之山、瀹茶之泉相提并论。茶与山水的关系密不可分。自古名山产名茶,而往往名山又涌名泉。

“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暖山,故独宜茶。”历史上的名山除长江以北及西北地区,因气候关系不生产茶外,江南各大名山几乎无不产茶,名山为名茶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细数名茶,其中有名山相互辉映者有:黄山毛峰茶、庐山云雾茶、武夷山岩茶、雁荡山白云茶、蒙顶山蒙顶茶、顾渚山紫笋茶、天目山青顶茶、君山银针茶等等,不胜枚举。

名山提供佳茗、甘泉,让人们于悠游山水之际,获得身心的滋养。魏晋南北朝时游览名山胜水已蔚为文人士大夫们的新风尚。自然山水成为独立的游览审美对象。诗人、画家、僧道们常结集于山水间欣赏山水,清谈玄理,咏诗作画。而名山胜水的品题与游赏,一开始便有许多文人雅士参与其间,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开创了中国山水文化的新纪元。

名山胜水的功能经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在宗教与审美上有了重大变化,并产生了崭新的山水文化观,包括山水美学、山水诗、山水画、山水文学等等,不一而足。唐代以来饮茶风气盛行,名茶成为名山胜水文化的一环,名山所出的名茶、名泉经喜好品茗文人们的记载、品评及传播,更加声名远播,绚丽多彩。

中国名山胜水分布大江南北,三山五岳、巨川细流可谓千姿百态,然雄伟壮丽者,如泰山、华山、天山、昆仑山及喜马拉雅山却多不是产茶的名山,而秀丽多姿的南方山水才是盛产名茶、名泉的名山。这些名山胜水与名茶,长久以来就是文人们吟咏、传诵的对象,自唐至清,资料不知凡几。笔者因研究茶史、茶器,曾考察过几处产茶、出泉的名山胜景,于此或许只能一掠古人之美,简作今昔之介绍。

武夷山与御茶园

武夷山素有“奇秀甲东南”之誉,是红色砂砾岩所构成的丹霞地貌,景观极为丰富,亦有“丹山碧水”之美称,平均海拔为267米。武夷山产茶在唐代已经闻名。唐以来不少有关赞赏武夷茶的文献。唐宋时期武夷山出产的大多是加工的饼茶,明清以后则是生产栽于溪坑岩壑之间的岩茶。如今著名的大红袍岩茶列武夷四大岩茶之首。武夷岩茶为青茶的一种,或为乌龙茶的始祖。有人根据文王草堂《茶说》中对武夷岩茶的焙制方法记述,认为武夷茶应该是乌龙茶的发源地。

唐宋时期有不少有关于武夷茶的诗作,如唐末徐寅在《谢尚书惠腊面茶》中及对武夷茶作了生动的描述:“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飞雀印成香腊片,啼猿溪走木兰船。”到了宋代进奉宫廷的主要贡茶地为北苑,是在离武夷山不远的建溪凤凰山,今日建瓯附近。

宋代茶书大多赞咏凤凰山北苑茶,然而还是有不少关于武夷茶的记载,如北宋范仲淹脍炙人口的《与章岷从事斗茶歌》即说道:“年年春来自东南,建溪先暖冰微开。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子从古栽。北苑将其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既赞扬北苑贡茶,又吟咏武夷茶的名诗。武夷山地灵人杰,宋代以来多少文人墨客流连于此。南宋朱熹(1130~1200)曾于五曲大隐屏下建造“武夷精舍”书院,也在五曲溪上的小石岛上与友人烹茶论书,当时用以作为风炉的天然凹坑“茶灶”之名,流芳至今。朱熹咏《茶灶》诗:“仙翁遗石灶,宛在水中央。饮罢方舟去,茶烟袅细香。”道尽武夷茶自古以来相传的美名。

元代有关茶史专论不多。赵孟煲《御茶园记》中记载,制江行省平章高兴于至元六年(1279)进献元代宫廷福建崇安产“石乳”团茶;其子久住于元大德三年(1299)亦进呈成宗“石乳”团茶,并在武夷山四曲溪设置御茶园。前已说明,宋代主要贡茶产地为离武夷山不远的建溪凤凰山北苑,元代开始才将御茶园移至武夷山。

元人赵孟煲《御茶园记》、郑主忠《御茶园》以及陈梦庚《武夷茶》等诗文中皆有提及武夷山御茶园制造“石乳”团茶进奉宫廷的记载,正所谓:“百草逢春未敢花,御茶蓓蕾拾琼芽。武夷真是神仙境,已产灵芝更产茶。”林锡翁的这首《武夷茶》诗为元代武夷茶盛况作了最佳诠释。明初洪武二十四(1391)明太祖罢团饼之贡,改额贡每岁茶芽990斤,凡四品;嘉靖三十六年(1557)郡守钱璞奏免解茶,武夷御茶园遂荒,然山中土气宜茶、环九曲之内,不下数百户皆以种茶为业。清代康熙时期开始,武夷茶又恢复贡茶,雍正、乾隆时期则时见以其作为赏赐大臣或赠送友邦、西洋国王、教皇、使臣及法王礼物之用。武夷茶岁产数十万斤,舟浮路转,鬻之四方,直至今日,武夷之名仍甲天下。

惠山与天下第二泉

明代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谈》曾记:“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许次纾《茶疏》中亦提及“精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与论茶也”,咸认为好茶必须有好水匹配,方能相得益彰,故谓“水为茶之母”。佳茗宜佳泉,历代文人、茶人不少关于论水专著,皆奉山泉为烹茶上品。宜茶之水以“清、轻、甘、洁、活”为美,唐代陆羽《茶经》论水:“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水品共分二十等次,前七等次为:

庐山康王谷水帘水第一;

无锡惠山寺石泉水第二;

蕲州兰溪石下水第三;

峡州扇子山下虾蟆口水第四;

苏州虎丘寺石泉水第五;

庐山招贤寺下方桥潭水第六;

扬子江南零水第七。

而同为唐代张又新《煎水茶记》中水品七等次的排列则为:扬子江南零水第一;无锡惠山寺石泉水第二;苏州虎丘寺石泉水第三。其中最为唐宋以来文人、画家所乐道的是天下第二泉惠山泉和第三泉虎丘石泉。二泉地处人文荟萃的江南无锡、苏州,明代文人及吴派画家多出于此,且多嗜茶,因此惠泉、虎丘泉也成为文人们经常描述的对象。

惠山素有“江南第一山”的美誉,苏东坡“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所指即惠山泉。惠山泉有方圆二池,圆泉水甘,方者不及。明代著名画家文徵明、唐寅、仇英、钱毂等绘有以惠泉为题的绘画,如《惠山茶会图》或《惠山煮泉图》;清乾隆时期亦命钱维诚绘制《惠泉山图》。其他以惠泉为吟咏的诗作更是不可胜数。

明代茶人许次纾对惠泉推崇倍加,其《茶疏?择水》(1597)中提及:“古人品水以金山中泠为第一泉……今人品水必首惠泉,甘鲜膏腴,至足贵矣。往日渡黄河,始忧其浊。舟人以法澄过,饮而甘之,尤宜煮茶,不下惠泉。黄河之水来自天上,浊者土色也,澄之既净,香味自发。余尝言,有名山则有佳茶;兹又言,有名山必有佳泉,相提而论,恐非臆说。”此段名言也为名山、名茶与名泉作了最佳诠释。

惠山除名闻天下的第二泉惠泉外,还有一处有名的茶室,即惠泉旁侧的听松庵。明清文人尤为仰慕,也是乾隆皇帝南巡必访之处。听松庵内因置有庵主性海真人及明初文人王绂等人设计的煮茶竹茶炉,故又称“竹炉山房”,自洪武二十五年(1392)设置竹炉之后,听松庵成为王绂等吴地一带文人的品茗聚会场所。同时也开创了“竹炉文会”及“竹炉图卷”的文雅传统,以后明清文人相继沿袭,并有许多以“惠山竹炉”为题的诗文、联句、图咏出现。清高宗于乾隆十六年(1751)第一次南巡造访之后,影响其后的品茗生涯尤巨,乾隆茶舍“竹炉山房”建筑于京师玉泉山静明园天下第一泉——玉泉畔;“竹炉精舍”则造于香山静宜园玉乳泉附近,两处茶舍名称及陈设皆传承自惠山竹炉山房与惠泉。

小结:由前述几处南方所出的名泉、名茶及名山作一概观,其主要生产名茶、名泉的名山,约略可得以下几点结论:第一,主要的名茶、名泉多是便利到达之处,如人烟罕至,交通阻绝,则茶或泉皆不易汲取,故也难以传播。第二,产茶之山既非崇山峻岭之名山,而名泉也非浩荡汹涌急流之水。由文献记载盛产名茶的名山或第一泉、第二泉之标高出处即可印证。第三,史上名茶、名泉与名山的形成与传播,大抵应归功于文人士大夫的著述。

对一般人而言,茶是单纯解渴提神的饮料,名山、名泉则是游览欣赏的标的,到了文人士大夫笔下因赋予更精彩的品题,才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这些名山、名泉与名茶,经由文人、茶人与墨客的探访品评,题诗撰文,于是声名远播,流传千古。可以说,中国的品茗及山水文化,所映带出的正是文人们的处世哲学,以及独特的美学观,而名山、名泉及名茶的形成,非空有其名,确属实至名归、品评经验的累积。

本文节选自《历代茶器与茶事》(原载《故宫文物月刊》267期,2005年6月,部分修订删减)

作者:廖宝秀,图文来源:茶业复兴,经授权爱普茶网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热词搜索: 廖宝秀 茶器 茶事 茶文化

上一篇:普洱杂志:从普洱熟茶“黑转粉”到“道中人”
下一篇:习茶心得:因至精而至纯因相信而美好「一如茶香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