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书推荐《陆羽年谱》:陆羽的朋友圈里,不仅有怀素,还有颜真卿
2021-03-15 14:39:19   作者:周志刚   来源:茶业复兴    浏览:

陆羽不但是一位著名的茶学家,而且博学多才,写下大量的方志、地学、游记和诗歌,不过大多已经散失。值得庆幸的是,在陆羽仅存的著作中,他给我们留下了一篇记载唐代著名书法家怀素史

陆羽年谱

陆羽不但是一位著名的茶学家,而且博学多才,写下大量的方志、地学、游记和诗歌,不过大多已经散失。值得庆幸的是,在陆羽仅存的著作中,他给我们留下了一篇记载唐代著名书法家怀素史迹的传记,为我们保存了研究怀素的第一手资料,并且在叙述怀素学习书法的事迹时,提出了“屋漏痕”“壁坼路”等重要的书学概念,成为中国书法史上重要的书论著作,这就是《全唐文》卷四三三中的《僧怀素传》。因此,考察陆羽与怀素的交往,不但可以进一步弄清陆羽的生平史迹,而且可以进一步了解陆羽茶文化思想的形成,理解中国文化诸多因素对茶学理论的渗透与影响。

怀素,字藏真,僧侣,俗姓钱,唐开元至贞元年间人,居长沙,故里永州(今湖南零陵)。陆羽《僧怀素传》云:

“怀素疏放,不拘细行,万缘皆缪,心自得之。于是饮酒以养性,草书以畅志。时酒酣兴发,遇寺壁里墙,衣裳器皿,靡不书之。贫无纸可书,尝于故里种芭蕉万余株,以供挥洒。书不足,乃漆一盘书之;又漆一方板,书至再三,盘板皆。怀素伯祖,惠融禅师者也,先时学欧阳询书,世莫能辨,至是乡中呼为大钱师小钱。吏部韦尚书陟见而赏之曰:“此沙门札翰,当振宇宙大名。”

陆羽为何写下《僧怀素传》,目前已不可考。但陆羽能写下这篇传神的传记,应该说他们相互之间十分熟悉,并且应该有相当深的交往。否则,陆羽笔下的怀素形象就不会那样生动,对书法理论的阐释也就不可能那样深奥。可惜现存的史料缺乏明确的记载,我们只能从少量的相关材料中,做一些费力的探索。

陆羽在《僧怀素传》中记述了怀素与颜真卿切磋书法的情形。颜真卿与陆羽也是非常好的朋友,有着十分密切的交往。因此,我们从怀素与颜真卿的交往中,可以找出陆羽与怀素交往的踪迹。

颜真卿,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自署琅琊(今属山东)人,唐代著名书法家,北齐颜之推后裔。书法初学褚遂良,后从张旭得其笔法,笔意端庄豪宕,开阔舒展,开创二王之外新风,世称“颜体”。因出任平原太守,人称“颜平原”,后封鲁郡公,亦称“颜鲁公”。陆羽在《僧怀素传》中说:

“至晚岁,颜太师真卿以怀素为同学邬兵曹弟子问之曰:“夫草书于师授之外,须自得之。张长史睹孤蓬、惊沙之外,见公孙大娘剑器舞,始得低昂回翔之状。未知邬兵曹有之乎?”怀素对曰:“似古钗脚,为草书竖牵之极。”颜公于是徜徉而笑,经数月不言其书。怀素又辞之去,颜公日:“师竖牵学古钗脚,何如屋漏痕?”素抱颜公脚唱贼,久之。颜公徐问之曰:“师亦有自得之乎?”对曰:“贫道观夏云多奇峰,辄尝师之。夏云因风变化,乃无常势。又无壁折之路,一一自然。”颜公日:“噫!草圣之渊妙,代不绝人,可谓闻所未闻之旨也。”

从上面的记述,我们可以看到怀素与颜真卿交流切磋书法的时间应该比较长。因此,确定他们相处的具体时间、地点十分重要。

在史料中,关于怀素结识颜真卿的情况比较明确。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藏有怀素《藏真帖》刻石,帖云:“怀素,字藏真,生于零陵。晚游中洲,所恨不与张颠长史相识。近于洛下,偶逢颜尚书真卿,自云颇传长史笔法。闻斯八法,若有所得也。”

颜真卿任尚书有两次,据《颜鲁公集》中留元刚《颜鲁公年谱》载,一次是代宗广德二年(764)至大历元年(766)任检校刑部尚书;另一次是大历十二年(777)任刑部尚书,至大历十三年(778)改任吏部尚书。怀素初识颜真卿,显然应该是颜真卿初次任尚书职务以后。因为,据留元刚《颜鲁公年谱》,大历七年(772)五月,颜真卿由抚州刺史调任湖州刺史;九月,颜真卿至洛阳;十一月,将母亲灵枢迁回至京兆万年凤栖原(今属西安)祖莹;大历八年(773)正月,到任湖州刺史职。因此,怀素与颜真卿初识后共同研习书法的时间,也只能是在颜真卿第一次任尚书期间,是在洛阳相识之后的事。颜真卿第二次任尚书期间,迁移母亲灵枢之事在身,在洛阳仅作短暂的停留,不可能有充裕的时间坐下来切磋书艺。

怀素留存至今的书法作品有一卷《自叙帖》,记述自己的学书历程,因其笔意气势恢宏、动人心魄,被誉为“天下第一草书”。

在《自叙帖》第二部分,怀素全文引用了颜真卿为他而作的《怀素上人草书歌序》,并记叙了颜真卿对他学习书法的帮助及写《歌序》的动机。这篇歌序也应该是颜真卿与怀素交流切磋书艺的产物。在歌序中颜真卿还记录了当时一些诗人和书法大家对怀素书法成就的评价,同时也表达了对怀素书艺的理解和体验。怀素《自叙帖》今存有蜀本和苏本。蜀本落款为“大历丙辰秋八月六日沙门怀素”,时间即大历十一年(776);苏本落款为“大历丁巳十月二日”,时间即大历十二年(777)。据此,我们可以初步明确,怀素与颜真卿又一次一起交流切磋书法的时间,应该在洛阳初识之后和怀素书写《自叙帖》之前这段时间内,即大历八年(773)至大历十一年(776)这一段时间,正是颜真卿湖州刺史的任期内,同时也是颜真卿晚年动荡生活相对安定的短暂时期。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怀素与陆羽的交往和书法交流也应该在这段时间内。同一时期,陆羽正在颜真卿的幕府内,参与编撰《韵海镜源》和修建三癸亭的联诗酬唱。据《颜鲁公集》卷七《湖州乌程县杼山妙喜寺碑铭》:

州西南杼山之阳有妙喜寺者,梁武帝之所置也。....大历七年,真卿蒙刺是邦。时浙江西观察判官殿中侍御史袁君高巡部至州,会于此土,真卿遂立亭于东南。陆处士以癸丑岁冬十月癸卯朔二十一日癸亥建,因名之曰三癸亭。……真卿自典校时,即考五代祖隋外史府君与法言所定《切韵》,引《说文》《仓雅》诸字书,穷其训解。次以经史子集中两字已上成句者,广而编之,故曰“韵海”。以其镜照原本,无所不见,故曰“镜源”。…大历壬子岁,真卿叨刺于湖。公务之隙,乃与金陵沙门法海、前殿中侍御史李崿、陆羽、国子助教州人褚冲、评事汤衡、清河丞、太祝柳察、长城丞潘述、县尉裴循、常熟主簿萧存、嘉兴尉陆士修、后进杨遂初、崔宏、杨德元、胡仲、南阳汤涉、颜祭、韦介、左兴宗、颜策,以季夏于州学及放生池日相讨论。至冬徙于兹山东偏。来年春,遂终其事。

此事又见《全唐文》卷五一四殷亮《颜鲁公行状》:

及至湖州,以俸钱为纸笔之费,延江东文士萧存、陆士修、裴澄、陆渐(按,陆渐为陆鸿渐之误)、颜祭、朱弁、李莆、清河寺僧智海,兼善小篆书吴士、汤涉等十余人,笔削旧章,该搜群籍,撰定为三百六十卷。大凡据法言《切韵》次其字,按经史及诸子语,据音韵次字成句者,刊成文,裁以类编。又按《仓雅》及《说文》《玉篇》等,其义各注其下,谓之字脚。…大抵求经史撰集篇赋,利于后学焉。

正是这样的机遇,陆羽和怀素都在湖州,陆羽才有可能了解怀素和颜真卿交流书艺的情况,从而写出《僧怀素传》这样的作品。大历十二年(777)五月后,颜真卿离开湖州回京任刑部尚书;大历十三年(778),怀素在雁荡精舍书写《四十二章经》。

直至贞元元年(785)颜真卿就义,他们再也没有相逢的机会。在明代书法家董其昌的《容台集》中,还有这样一段记载:“余见怀素一帖云:‘少室中有神人藏书,蔡中郎得之。古之成书,欲后天地而出,其持重如此。今人朝学执笔,夕已勒石,余深鄙之。清臣以所藏余书摹勒,具见结习苦心。此犹率意笔,遂为余行世,余甚惧也。虽然余学书三十年,不敢谓入古三昧,而书法至余亦复一变。世有明眼人,必能知其解者。为书各体,以副清臣之请。”(《酣古斋帖》)这里的“清臣”指颜真卿。

怀素自称学习书法有三十年时间,并说颜真卿将其书法摹刻上石,这件事情也是两人之间的书法交流活动。如果按怀素绢本《小草千字文》题记“贞元十五年…时六十有三”推算,怀素应该生于开元二十五年(737)。再按王羲之七岁学书比照推算,怀素年龄以三十七岁计,时间也当在大历八年(773)后。同时,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补充证实,大历八年(773)后,怀素确实到过湖州,与颜真卿确实有过书法交流活动。

陆羽在《僧怀素传》中称颜真卿为“颜太师真卿”,据留元刚《颜真卿年谱》,建中三年(782)颜真卿授太子太师。所以,陆羽的《僧怀素传》应该作于建中三年以后。但是,陆羽能够形象地写出颜真卿和怀素书法交流的情形,此前必定有过三人共同生活的经历,陆羽有过对颜真卿和怀素书法交流的观察和了解。陆羽如果没有参与怀素与颜真卿的书法交流活动,并且有一定的了解,很难想象他能够写出《僧怀素传》这样形象并具有相当书法理论水平的作品。

正是由于陆羽了解并且参与了怀素和颜真卿的书法交流活动,对书法艺术的认识才得到相当水平的提高。

《僧怀素传》中提出的“屋漏痕”“壁坼路”已经成为中国书法的重要理论概念。同样,陆羽对茶学的钻研和探求,也深刻影响了怀素,使其对茶的酷爱达到新的境界。

今天,我们还可以看到怀素的《苦笋帖》,帖中笔墨飞舞,“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径来,怀素上”,寥寥十四个字,神采飞扬,展示出作者奇特的艺术风采和魅力。《苦笋帖》现藏上海博物馆,是一件极其宝贵的艺术珍品,同时也是中国茶文化园地一朵绚丽的奇葩。

通过考察陆羽与怀素的交往,我们可以看到,陆羽能够写出《茶经》这一茶文化奠基之作,绝不是偶然的,这与他丰富的文化积淀和广博的知识才华是分不开的。我们应该在今后的茶史研究中,进一步开拓对陆羽生平史迹的考证工作,以加深对陆羽茶文化思想架构和形成的理解,把中国茶文化的理论和历史研究推向新的高度与深度。

本文节选自《陆羽年谱》

作者:周志刚,图文来源:茶业复兴,经授权爱普茶网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热词搜索: 茶书推荐 陆羽年谱 陆羽

上一篇:茶书推荐:《陆羽年谱》,对标茶圣,看看现在的你在干嘛?
下一篇:我们用4杯茶,体验唛号茶的越陈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