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与茶:苏轼的红颜知己是茶
2022-05-17 03:09:26   作者:周重林   来源:茶业复兴    浏览:

周重林,学者、作家,潜心研究茶学近20年,著有多部畅销茶学著作,代表作有《茶叶战争》《茶之基本》,茶文入选全国高考,各地会考、联考。

苏轼

自己种茶。苏轼被贬到黄州的时候,发现这里并不产茶。于是决定自己来种一片茶园,他申请到一块荒地后,写信给朋友要茶种,又从其他地方移栽了一棵百年古茶树。苏轼把这块茶园命名为“东坡”,效仿唐代诗人白居易“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在这片茶园里,苏轼还盖了精舍,招待往来的朋友喝茶。苏轼自己说,喝酒不行,但喝茶是第一流的高手。

以茶养生。苏轼是一个养生达人,他茶养的办法是饭后用粗叶浓茶漱口,使油腻不入肠胃,牙齿也因此更加坚实。苏轼还建议喝茶要有间歇,不能遇到上品茶就天天喝,要隔几日喝一盏才能去茶害。苏轼去世前,很馋茶,但又不能喝,只能用参苓汤代替茶汤。苏轼平日里喝茶,早起喝一碗,睡前喝一碗,就连做梦,也经常梦到喝茶。

墨茶黑白。司马光和苏轼有一次谈论茶与墨,司马光说:“茶和墨正好相反,茶要白,墨要黑;茶要重,墨要轻;茶要新,墨却要陈。”苏轼答道:“其实茶和墨也有许多相同点,譬如茶和墨都香,这是因为它们的德行相同;两者都坚硬,因为它们的操守相同。这就像贤人君子,虽然彼此的脾气性格不一样,德行却是一致的。”

梦中饮茶。在黄州时的某一晚,苏轼梦见诗僧参寥拿了一卷诗轴来看他,醒后记得饮茶诗两句:“寒食清明都过了,石泉槐火一时新”,觉得此语甚美,但有不通之处。槐火换新,是宋代风俗,每年清明节,例须将家中“火种”调换新火,可以理解,但苏轼不明白泉何故新?参寥回答说:“此地风俗,清明淘井,君不闻‘寒食清明都过了’?清明刚过,泉新当在情理之中。”

梦境再现。苏轼即将离开杭州,他带朋友前去向参寥告别。参寥汲泉钻火,烹黄蘗(bò)茶款待大家,所用之水是院内新发现的一注泉水。苏轼很是感慨地说起七年前自己的黄冈的那个与参廖有关的梦,没有想到应验于今日。

心中四爱。苏轼一生,大吃大喝的场合太多,但走心的只有一次。

孙鼛(gāo)在他邸宅中招待苏轼,一日便用了苏轼四爱:官法酒、烹团茶、烧衙香、诸葛笔。法酒就是宴会用酒,团茶亦是宫中高级茶,衙香是官方用的高等级合香,诸葛笔则是安徽宣城诸葛丰所制的毛笔,是苏轼一生所爱,苏轼还说:“诸葛氏笔,譬如内库法酒,北苑茶,他处纵有嘉者,殆难得其仿佛。”

诗释官妓。杭州有官妓周韶,有诗才,更善于茶道,与蔡襄斗茶,也不曾落败。苏轼任杭州通判期间,释放过官妓,周韶也写信给苏轼,请求还给自由。但苏轼一打听,这位是太守陈襄所钟爱的人,不能自己签字。后来,钦差苏颂来了,太守宴请,苏轼在场,周韶即兴所作诗文,因为苏轼的点评而打动了苏颂,后得以脱籍。

西湖西子。在苏轼之前,西湖叫金牛湖,叫明圣湖,叫石函湖,叫放生湖,他一句“欲把西湖比西子”,千古绝唱,西湖名称从此沿袭至今。西湖周边,遍地好茶,环湖寺院的僧人,皆精于茶道,在和尚的好茶招待下,苏轼佳句频出:“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食罢茶瓯未要深,清风一榻抵千金”。

佳茗佳人。苏轼一生写茶无数,唯“从来佳茗似佳人”一句,从古到今凡饮茶者皆知。茶与美人,是苏轼令人羡慕的地方。他身边不缺美人,也很会梦美人。有一次,他做了一个美梦,有位美女用雪水烹龙团茶给他喝,还唱歌助兴。他醒来后,发现自己的衣服上还留有美人的唾沫,更加沉醉,就写了一首回文诗。苏轼曾对能歌善舞的胜之说,这个世界上,只有她配得上建溪双井茶和谷帘泉这样清高的饮品,苏轼不仅送茶送水,还送词《减字木兰花》。苏轼还写有《月兔茶》,送给属兔的朝云。

茶之罪责。乌台诗案爆发,苏轼好友驸马王诜受到牵连,所列罪状中,赫然有王诜送苏轼好茶,这大约是雅贿的最早出处。苏轼的茶诗《和钱安道寄惠建茶》迎来的祸更大,被认为针砭时弊,包藏祸心,这句“草茶无赖空有名,高者妖邪次顽犷”更是被解读为指责朝中要员。喝茶获罪,写茶获罪,苏轼是独一份。

秘密赐茶。宋哲宗曾经派人到杭州秘密赐茶给苏轼,来人悄悄讲,“某出京师时,往辞官家,官家说:辞了娘娘再来。某往辞太后殿,复到官家处,引某至一柜子旁,出此一角,密谕曰:赐与苏轼,不得令人知。”苏轼得到皇家茶一斤,老泪纵横。苏轼做过哲宗老师,也在皇宫喝过皇家的茶。宋神宗还数次夸苏轼是不可多得的人才,看苏轼的文章时,经常举着筷子忘记夹菜。

密云龙茶。太皇太后有赐给苏轼一饼“密云龙”小团,苏轼珍重异常,偶尔自己悄悄地躲起来喝一小口。但苏轼比较爱臭美,忍不住写了一篇阙茶词《行香子》,说什么“看分香饼,黄金镂,密云龙”,苏门四学士嚷着要分一杯羹。有一次,苏轼在家里会客,忽然命取密云龙,侍从还以为是有重要客人到了,悄悄在屏风后面一看,是廖明略。廖明略自此名声大震。

新旧茶理。寿星院的梵英和尚,非常会煮茶,饮后齿颊生香,与一般的茶味不同。苏轼喝过后,非常疑惑:“这是新茶吗?”梵英和尚却道,烹茶必须新茶旧茶配合了用,香味才透得出来。苏轼领悟到,琴之制作,不满百年,桐木的生意尚未绝灭,故其缓急清浊,还会与气候的晴雨寒暑相感应,所以琴以古者为贵。此理与梵英所言,茶须新旧相交,香味始见,其理正同。同感,茶之新者,生机勃勃,个性张扬,易与气候相感应,性情不定;经年之后,趋于沉稳,温润内敛,醇和随顺,亦如老朋友般彼此相熟了。

求惠山泉。苏轼写诗给无锡县令焦千之,求一斛惠山泉。惠山泉被茶圣陆羽评为天下第二泉,自此一直雷打不动占据明泉榜上第二位,成为天下明泉,而第一位换来换去,反而让人没有期待。苏轼说,世人都知晓这惠山泉好,不惜千里转运,但谁知道泉水的真假?我现在有老朋友送的好茶,就缺你的好水,没有惠山泉,我这茶也好不哪里去。苏轼还有其他一些与品水相关的轶事,大都是附会之作。

作者简介:周重林,学者、作家,潜心研究茶学近20年,著有多部畅销茶学著作,代表作有《茶叶战争》《茶之基本》,茶文入选全国高考,各地会考、联考。周重林长于把茶文化放入人类思想史中体察,研究具有独创性魅力。

图文来源:茶业复兴,经授权爱普茶网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热词搜索: 茶业复兴周重林 苏轼 茶业复兴 周重林

上一篇:扎根在古茶树王国的茶学教授:访古茶树专家蓝增全教授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