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手记:聊一聊普洱茶审美的构建与品牌标识
2021-05-11 23:42:05   作者:茶叶进化论家恆   来源:茶叶进化论    浏览:

我们的茶品跟别人有什么不一样?如何让别人认知到这个不一样?如何让别人因为这个不一样而选择我们?这阵子,我在思索这些问题。

这阵子,我在思索这些问题。

我们的茶品跟别人有什么不一样?

如何让别人认知到这个不一样?

如何让别人因为这个不一样而选择我们?

这阵子,我在思索这些问题。

为了寻找答案,我拜访了一个朋友——老夏。老夏在杭州互联网茶企翻滚多年,有多年的文案经验。

因为日常接触各大品类的茶,所以她的视角相对专业的行内人来说,更为宏观、综合。

她总是能带给我意料之外的启发,我觉得这次她能带给我不一样的思路。

我问她:「你觉得我们的茶最特别的是什么?」

她思索了一下:「直观的体验是这个茶特别地耐泡,很稳定、持续的耐泡。」

我想这不是我要的答案,因为「耐泡」这点好像很难证明什么,也不是很吸引人的点,没有形成独特性。

她似乎也意识到这点并不充分,马上又补充道:「你们的茶,在高发酵(后发酵)的茶品上,还能捕捉到丰富的香、味的变化性与层次,是很高级的审美。」

听到这句话,我忽然有种惊艳感,双眼一亮的那种惊艳。

为什么?因为这些东西我早已经知道,只是这样的表述方式,以及背后所蕴含的思路,是我从来没想过的。

为什么这种思路不一样?因为这是从品饮者的角度出发的。

茶叶作为饮品,落到实处终归是饮用。

对于更普遍、广大的消费者来说,一款茶好不好喝、喝起来怎么样,才是品质评价的重点。

茶叶进化论

品牌的记忆与标识

为什么我会问这些问题呢?

因为我在思考:对于他人来说,我们的品牌有什么特别之处?能解决对方或消费者什么样的问题?能赋予什么样的价值?

最终我发现,这些思考都围绕到了一个点上:品牌的记忆与标识

换句话说,就是「你是如何让别人记住你的?别人记住你的又是哪些特点?」

当我们回想一下我们脑海中记得的品牌,一定会发现这些品牌都有让你记忆深刻的点,而且大概是独一无二的,否则你很难将它记住。

我们的品牌记忆与标识的特点是什么呢?该如何进一步强化它?如何让消费者一想到「入界普洱」就想到这些特点?一想到这些特点就想到我们?

其实,这也是一个「我是谁、我们在做什么、我们的方向和理念是什么」的问题。

老夏提供了我一个思路:「在高发酵(后发酵)的茶品上,还能捕捉到丰富的香、味的变化性与层次,是很高级的审美。」

刹那间,我也发现,这跟我们之前提过的「普洱茶、轻发酵」的概念串联了起来。

茶叶进化论

普洱茶之美是什么?普洱茶喝的是什么?

概念在流变,甚至连名词背后的语义都是流变的。

所谓「普洱茶」,历史上的概念都在流变,不同时间段都蕴含有不同的意义。

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是:普洱茶之美是什么?普洱茶喝的是什么?

我们可以试着遥想历史:在普洱茶被重新发现的时代,或者说当代熟茶品饮习惯被大众建立的时代,普洱茶喝的是什么?

我想,不论是港、台、南洋的老茶文化还是香港的当代熟茶文化,普洱茶都是作为后发酵茶而存在的。

茶叶进化论

经过人为后发酵的茶叶,喝得更多是微生物发酵所带来的醇厚度与喉韵。

如果还有加分项,那就是云南大叶种大树茶所带来的独特风味和余韵感受。

茶叶进化论

不论是老茶还是熟茶,年份陈化之余,普洱茶喝得都是微生物后发酵所带来的茶汤愉悦感。

这种体验,一方面来源于茶汤的醇厚度、喉韵和余韵;一方面来源于香气感官层面,普洱茶以独特的陈香韵味打开、站稳了市场认知。

茶叶进化论

于是在大众认知市场上,普洱茶与陈香韵味逐渐挂钩,老茶与仓储文化更是加深了这种印象。

由于市场环境与原料收购政策的变化,2000年以后市场上的大树熟茶供应逐渐减少,熟茶发酵不得不被迫发得更深,难以留有余地,于是,普洱茶与陈香印象的挂钩也更深了。

这种印象的挂钩,要直到近年大树熟茶以及人们对发酵工艺的认知有所改变后才逐渐松脱。

茶叶进化论

这些年来,当我们钻研工艺、爬梳历史、访谈当年人物……我们才逐渐发现,原来熟茶发酵可以有更细微的观察和操作方式;可以有更多方法促进有益微生物的活动;可以控制发酵过程中的氧化程度;可以让茶汤在有充分醇厚度的时候,保留下大量的活性物质和丰富的香韵;可以在时间仓储下真正地越陈越香。

然而,对于我们来说,所谓的轻发酵,也不过是在追寻80年代勐海茶厂的发酵所做出的升级,是对历史上熟茶的巅峰——8592、7572——所做出追寻和致敬。

80年代7572

80年代7572

今天,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我们已经可以做出一款熟茶:它既是传统,又不是传统的生搬硬套。

它可以在普洱茶应有品质的基础上,进一步赋予茶汤丰富的香韵变化和层次,而且随时间缓缓延展开来,有活性,有余韵。

经过微生物发酵的茶汤,回甘、生津、清凉感漫延在所触及的每一处味觉细胞上,带给人们回味无穷的余韵体验。

茶叶进化论

普洱茶喝的是微生物发酵后产生的醇

为什么要探寻普洱茶审美?因为普洱茶并不是以香气、滋味见长的茶品。

我们可以再思考一次:普洱茶之美是什么?普洱茶喝的是什么?

我想,不论生茶、熟茶,普洱茶终究是一种后发酵茶类。后发酵茶在香气层面上天然不具备其它茶类的优势。以弱者比强者,这不是正道。

普洱茶之美,美在何处?在于越陈越香带来的微生物转化,是余韵,是活性。

普洱茶喝的是什么?是越陈越香下微生物转化出的茶汤醇厚度和喉韵。

在邹家驹的著作《漫话普洱茶》的记述中,法国资深普洱茶爱好者甘普尔先生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普洱茶喝的是微生物作用下产生的醇。」

邹家驹

邹家驹

这句话,讲到了普洱茶的精髓之处。

普洱茶跟其它茶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微生物发酵后产生的醇,否则,泯然众人矣!

但是,当我们谨守本分,而在此之上可以尽可能地增加令品饮愉悦的感受,何乐而不为?

朋友的那句话因此令我豁然开朗。我相信,至少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她已经喝懂了我们的普洱茶。

茶叶进化论

还有更多的特点,值得我们探索与提炼

作为后发酵茶,普洱茶首先应该具有后发酵茶所应有的品质体验。在此之上,如果还能增加茶汤丰富的香韵变化和层次感,那自然是再好不过。

所谓高级,这个体验就很高级。

也许,这就是我们品牌记忆与标识的一个点。当然,这样的点远不止一个,还有更多值得我们去探索与提炼。

有什么特点,一想到它就想到「入界普洱」呢?

这篇文章,只是记录了一个点,仅供参考,并不绝对。当然,如果还有更多想法,欢迎一起来交流。

题外话

前阵子听一个杭州老茶客说,新的普洱生茶喝得少了,因为香气和滋味太像白茶了,而且还刺激,那我为什么不喝白茶呢?

听完这句话,我突然很理解他的这种说法。

其实大多数人对于茶叶工艺的操作和分类都不清楚,但是,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直观的口感是可以喝到的,而且可以横向对比。

于是,我想他就把他喝到的新生茶与白茶做了类比。这个现象,是否能激发我们对于当下普洱茶市场的一些思考呢?

这阵子,我在思索这些问题。

文|茶叶进化论家恆,图文来源:茶叶进化论,经授权爱普茶网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热词搜索: 茶叶进化论 普洱茶产品 普洱茶品牌

上一篇:茶气新解:肠道菌群与熟茶养生
下一篇:从制茶人的角度:什么样的普洱茶可以越陈越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