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杂志:同兴号茶庄的贡茶故事
2023-04-14 18:16:16   作者:何作如   来源:普洱杂志    浏览:

何作如先生是有名的普洱老茶藏家,人人都知道他拥有比较完整的老茶收藏,许多在市面上已难得一见的号级茶和印级茶,他都存有实物。

同兴号茶庄的贡茶故事

何作如先生的蓝标宋聘号茶饼

何作如先生,在普洱茶界有着极高的声望。在中国众多的茶类中,只有普洱茶,有存世几十年至上百年的印级茶和号级茶,它们是普洱茶能够在时间中越陈越酽的实证。何作如先生是有名的普洱老茶藏家,人人都知道他拥有比较完整的老茶收藏,许多在市面上已难得一见的号级茶和印级茶,他都存有实物。面对着这些经过时光洗礼的老茶,一般人看到的,是它们难以企及的身价,而何作如先生看到的,却是蕴藏在一梗一叶中,天地运行的自然规律、日月山川的精华沉淀以及世代茶人的智慧传承。

为此,他开始追寻,用自己的脚步,用力所能及的付出,用最前沿的科学技术,追寻着老茶的“背影”。他发现,在老茶远去的“背影”之后,是普洱茶传统工艺的断代,是历史的纷乱与裂痕,因此,他想将它们找回,想将它们重新带回到当代人的视野之中,为普洱茶补全它原本完整的图景,使普洱茶的文化沉淀下来。他肩负起了这个责任,因为他是最有条件和能力完成这件事情的人。

2004年秋冬,我在杭州参观中国茶叶博物馆。时任馆长知道我对陈年普洱茶有特殊爱好,特地从保险柜中取出一块故宫博物院调拨给该馆的陈年普洱茶方砖让我鉴赏,并告知上有蒙古文字。我细心打开方盒及包装物,只见一块大约125x125㎜方形栗红色茶砖,厚度35㎜上下,茶叶压得特别紧,应该是用专制木模加工的,存储干净,品相非常完整。我深闻了一下,有些许药香。背面有近似隶书凸出的阳文,仔细辨认是“向質卿造”四个字,并非蒙文。向质卿先生是早年云南西双版纳古六大茶山易武镇“同興号”茶庄的主人。这对于喜欢陈年普洱老茶的人,堪为一饱眼福。我迅速取出相机拍下实物。这是我第一次从官方渠道,获悉故宫博物院有“同興号”茶庄的藏品。

同兴号茶庄的贡茶故事

2007年1月21日,国务院正式批准云南省思茅市改为普洱市。为了举行庆典活动,普洱市政府向北京故宫博物院借用馆藏的普洱茶文物。3月19日,普洱市领导带领当地有关干部、一位电影明星,以及穿戴各少数民族服饰的歌舞表演队,敲锣打鼓、载歌载舞前往故宫博物院举行交接仪式。我受故宫博物院有关部门邀请,有幸见证了该活动。这次故宫借出的一筒普洱茶,也是“同興号”茶庄早期制作的茶品,七片圆茶摞起,以竹箬(现称笋壳)而成团裹。故宫出版的《清代贡茶研究》一书,明确记载官办普洱贡茶分八色:普洱团茶五斤、三斤、一斤以及四两、一两五钱重;瓶盛芽茶、蕊茶、匣盛茶膏。“同興号”茶庄制作的普洱茶七子饼和方砖是如何進入宫廷的?当年古六大茶山有四、五十家茶号,为什么仅有一家有此宠幸?茶庄主人的生平和家族史成了我迫切想了解的课题。

同兴号茶庄的贡茶故事

清代晚期,云南西双版纳古六大茶山之一的易武镇有四家颇负盛名的茶庄,它们是由袁嘉璧、富鸿文、宋聘三、刘照合股创办的“乾利贞宋聘号”;刘顺成创办的“同慶号”;向质卿创办的“同興号”和黄锦堂创办的“同昌号”。这些茶庄的创业者几乎是清一色的云南石屏人。石屏地区依山傍水,峰峦叠翠,海拔高度和气候条件最适宜人居,但因为资源匮乏,农耕土地少,随着人口的繁衍增长,为了生计,当年流行“穷走夷方急走厂”。夷方指西南边陲少数民族聚居地,那里经济落后,文化薄弱,地广人稀,资源丰富,造就了走西头的石屏商帮,号称百货帮、盐帮、银帮和茶帮。來自石屏的新移民在倚邦、易武周围建立了几十号茶庄。必须承认,新中国成立至今仍然在海内外市场流通的陈年号字级普洱茶,几乎都來自古六大茶山附近所有茶庄号。解放前老茶庄制作的号字级普洱茶存世只有二十款左右,奇货可居,但仍然是良莠不齐。以我个人二十多年普洱老茶的品饮阅历,我对这些茶品有自己的排序,依次是:红标、蓝标宋聘号;同庆号的双狮牌圆茶;陈云号(该号有六款茶,其中白纸黑字内飞为上);署名主人向质卿的同兴号;大票的敬昌号(另有一种小票);福元昌号。

同兴号茶庄的贡茶故事

我所收藏过的“同興号”茶庄制作的茶,一共有三款;署名主人向质卿的有二款,差别在于七片圆茶摞起竹箬包装中的第二片茶底下的大内飞,都是一张极薄的长方形棉纸,其中印刷的圆形内容基本一致,只是有红色和黑色的差别。署名主人向纯(绳)武的有一款。向质卿,字惟(维)义,是向纯(绳)武(字式谷)的父亲,父子各自在茶庄经营期间,所应用的茶中内飞小商标完全不一样。“同興号”茶庄制作的普洱圆茶,以创办人向质卿时期的茶品为佳,其子向纯(绳)武接手之后茶品略为逊色。上述两款父子茶本人都有收藏,通过对比品饮,可以明显地感受差距。

同兴号茶庄的贡茶故事

纵观自唐代至清雍正七年(1729)前,西南边陲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历史,民族成份复杂众多,生活习俗大相迥异,加上交通阻隔,荒陬僻壤,瘴疠肆虐,人迹罕至,天高皇帝远,各地都是土司、土酋把持。只要表示臣服归顺于当时的中央统治政权,每年按时进贡,基本上实行了民族自治。每年进贡给中央王朝的贡品,都是地道质优的土特产,而茶叶就是其中一项。我认为应该称为“土贡”。

雍正七年后,云贵总督鄂尔泰上奏朝廷允准,对西南边陲少数民族实施改土归流政策(即清廷为了削弱少数民族土司的权力,以委任流官來管理西南边陲的少数民族)。并逐步完善了对朝廷的官办贡茶规制。乾隆元年(1736),设置思茅同知,并在思茅设立官茶局,在“六大茶山”设官茶子局,负责茶叶的税赋和收购。每到春天采茶季节,都实行封宾,官府派遣土练在各茶山巡堵要隘,须候宫廷贡茶采办任务完成之后,才开宾。随后再允许茶农茶贩上山收茶。古六大茶历來不断遭受兵燹、瘟疫和其他天灾人祸,贡茶时停时行,时兴时衰,土贡与官办贡茶也难以幸免。

在查阅许多有关典籍和古六大茶各地碑文之后,我终于明白这些历史真相。

同兴号茶庄的贡茶故事

“同興号”茶庄制作的普洱茶是以土贡的形式进入宫廷的,时间点是光绪晩期。究其原因:其一是茶叶质量有口皆碑,其二该茶庄有显赫的家庭背景。2021年2月15日,我接到向氏家族后裔向克孝的电话,他告知我,已返回石屏县宝秀镇定兴寨省亲,如果要了解他们家族的历史,可以來一趟。我二话没说,第二天驱车五百多公里,去了向氏老家。很有幸,向克孝先生亲自带领我们,在其寨子后面木鱼山,逐座查看“同興号”茶庄创办人向质卿的阴宅,以及其父亲、祖父和儿子向纯(绳)武的坟墓。春寒料峭中,我们携带开山刀,芟刈伐理各座坟地四周围的荒草杂枝,跪卧在各种碑刻中四个多钟头,一个字一个字地辨认、抄写,终于了解向质卿先生的生平与身世。

同兴号茶庄的贡茶故事

何作如先生在寒风中的荒草坟地里跪卧4个多小时一字字地辨认记录

向质卿先生,字惟(维)义,生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卒于民国二十九年(1940),享年六十八岁。世袭六品荫生。年少之时以武童入营效力,以千总尽先补用。十八岁其父在河口染病身亡,扶柩回籍,守孝三年。遂弃儒习贾,走西头到易武经商,二十四、五岁时创立“同興号”茶庄,时约在光绪二十三、四年。1925年,向质卿以年事渐增(时年五十二岁),母亲去世,家务丛脞,遂返回老家石屏县宝秀镇定兴寨。返乡后,又在石屏开盐号、绸庄,生意隆然,逐致富有。又在个旧开同昌盐号,香港创办“天福泰”茶庄,同时也代理乾利贞宋聘号。一生所做公益善举无数:办学校、筑路修桥,赈灾,睭急济贫,建设边陲乡里,裨益同道和社会。1940年,偶以腹疾而谢世。向质卿先生1925年离开易武镇时,将茶庄全部生意交由其长子向纯(绳)武打理。向纯(绳)武生于1908年,接手“同興号”茶庄时,仅十七岁,年少阅历浅,难怪技不如父,最可憾是英年早逝,卒于1948年,年仅四十岁。

同兴号茶庄的贡茶故事

向质卿先生之父向逢春(字锦堂)是值得大书特书的英雄人物。根据《石屏县志》(袁嘉穀纂修)记载,明清两代石屏计有武进士十一人,其中明代一人,清乾隆、嘉庆、同治各一人,其余都是光绪年间的,向逢春即同治武进士。向逢春先生(字锦堂)生于道光癸卯年(1843)。同治十年(1871)考取武进士,时年二十八岁。一生戎马倥偬,抵御外侮,主要是缅甸、越南來犯之敌,以及剿办游匪,战功彪炳。光绪辛卯年(1891)驻守云南边境河口,殁于染瘴,年仅四十八岁,(虚龄五十岁)诰封从一品振威将军。移柩回籍后,葬于定兴寨木鱼山。在其墓右方竖有一块。“奉天承命御赐祭葬”碑。碑后有详尽的生平介绍。由于他的勋劳卓著,父母和妻子共得到光绪皇帝赐予的三块诰命碑。有本书讲述向逢春呑金自杀言不符实,不足为证。戴罪之人死亡,皇上不会给出规格如此之高的诰命,这是简单的逻辑。

同兴号茶庄的贡茶故事

向氏家族在定兴寨有两处祖宅:向质卿父亲向逢春考中武进士的进士第,该厝是向质卿老祖向灿和当年走西头的第一桶金所盖。向逢春诰封从一品振威将军的将军第,为向逢春先生自盖。解放初期的土地改革,向氏家族被划为地主,所有财产全遭没收,宅院分配给贫下中农,向氏后裔被赶出门。当我漫步在定兴寨狭窄的水泥道上,参观了将军第,颓败残破的景象让人嘘唏不已,只有从明式窗棂格子和精美雕刻的木构件上依稀感受到当年的显赫辉煌。夕阳照进宅院,似乎在提醒后人应该如何去面对?

同兴号茶庄的贡茶故事

“人是文化的存在,人是历史的存在,人是传统的存在,人是社会的存在。”这是一位德国人类学家说过的话。综观“同興号”茶庄主人家族的兴衰史。我联想起自己笔记本上写过的一段话:世界上所有优秀的民族,都必须具备感恩精神,忏悔意识和反思能力。那夜喝起“同興号”主人向质卿的陈年普洱老茶,三杯入腹,时间和历史的况味久久回萦,心中升腾起一股无法诉说的悲哀,我竟老泪纵横……

何作如,2021年3月1日于易武茶山

原文刊载《普洱》杂志

2021年9月刊

作者丨何作如

供图丨何作如、张洪科、欧巴非

作者:何作如,图文来源:普洱杂志,经授权爱普茶网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热词搜索: 普洱杂志 同兴号 同兴号茶庄 普洱贡茶

上一篇:沈忠华谈普洱茶:正确认识和对待普洱茶的金融属性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