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舍之后的美好节奏「一如茶香专栏」
2021-03-10 15:58:28   作者:一石头   来源:味觉的审美    浏览:

“茶”只是(泡茶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原材料,泡茶人最终的艺术作品是茶汤,品茶人最终的审美对象,也是“茶汤”,而不是“茶”。

一如茶香

第八期精修班第15天回顾

2021年2月28日如茶工作室

如茶第八期精修班的最后一天,我有幸跟完了白天的全程,见证了几位“师妹”的精彩的毕业泡——泡茶时的放松姿态以及茶汤滋味的呈现,都是极好的!此处应有掌声。

通过前几次的断续接触,以及今天一天的相处,我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也真切地感受到了如茶三人组说的本期精修班同学们的特色:收自如,放自如,收放自如,对于节奏的把控特别的好!

比如,今天早上喝老茶的时候,她们是沉浸在一种特别享受的状态里喝茶,因为是特别好的茶:

九十年代的湖北红茶

开元遗春(生普2016)

80年代龙珠(非茶之茶)

所以由老师们来泡,学员们是开阔眼界和口感滋味的见识,只负责好好喝。

所以她们可以轻声地聊着对茶品的一些看法,但也不是我理解的那种全神贯注地喝——既不会死盯着老师泡茶的动作学习技巧,也不在喝茶时一口入喉细品很久,就是那么放松地看着、喝着——然后再一杯茶入口时,有什么变化却能即刻感受到——因为炭烧的水一时没跟上,英子拿随手泡续上了一壶,她们立刻发现了茶汤的变化。

因为热源的不同,导致水不同,所以茶汤也会有所不同。

然后再一问发现换了水。这对于我这种用死盯法的人是知道换了水了,所以茶汤肯定会有变化,这是不一样的。所以,我觉得她们特别厉害!

一如茶香

烨子可以用眼角余光“看”(感知)叶老师的泡茶状态,自己在泡茶时也是状态胜过技术;

赵姐非常明确地知道自己这一趟精修班的目标是什么,在不断喝到工作室的好茶的时候坚持自己的喜欢,取舍之间闲庭信步;

张荷每一次话不多,但字字珠矶,尤其今天喝到2017年只喝过一次就念念不忘的“开元遗春”,今天喝到,就像终于见到了一位特别想念的朋友,特别开心——“到最后,所有的感觉都没有了,脑海中只剩下‘干净’一词”注:此干净非我们常说之干净。

还有叶青,其实她应该是这这期精修班的线索式人物吧,因为她一个人串起了一个“家”——其他三位姐姐分别成为了她的“妈”,同学赵敏和她妈妈同岁而其他另外两个同学则同步升级为“大姨”和“小姨”!因为她的工作实在太忙,缺课三天,今天也没能来,我的观察时间略少。

叶老师说,精修班八期了,第一次见到感情深到成为一家子的。

一如茶香

我之所以写了这么多,虽然也是存了总结篇人物刻画的心思,然而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原因——这种观察其实开阔了我的人生视野:取舍之后的美好节奏。

比如张荷对“开元遗春”的那种喜爱,一位从来不大声说话、很安静的女士,却可以那么沉醉在一泡茶里,各种喜悦和陶醉的表情从眼角眉梢中流露出来,然而看到大家没有达到她那种投入深度,她也不并强求,依然自个乐嗨嗨。

没上过内训班、而且因为工作原因缺课一天半的烨子姐,在泡茶时候对自身状态能迅速觉察及调整过来,让自己的茶汤呈现总是比较透彻。

这让我明白到:基本功不会有大的偏差的时候,个人综合素养以及情绪状态的迅速调整到好的状态来,可能是成就一泡好的茶汤的更重要原因。这对于很容易陷入技术细节里的我,每每用尽全力去“盯着看”的状态,感觉以前用力力的方向稍微有点偏、也有点猛,可以适时调整。

一如茶香

至于“zm、赵姐”她对于自己没有个响当当的“艺名”有些“小介怀”,比如什么“哎呀”、“石头”、“木头”之类的,当然这也是她调动氛围的一个小手段这期精修班里睡眠时间最少、眼神最差的老大姐,居然是最活泼的一个!

大开大阖,收放自如,相处时细心有之,幽默有之,鼓励有之,主见更是大大的,坚持自己的,但是不会扰乱课堂的气氛,同时收获自己需要的。

“不拘泥、不执着”反而会“吸收更多”,这是我从她的身上感受到的。

还有,就是眼神不好的她,味觉和其他感受力就格外的好,所以她的泡茶是一种“感觉泡法”,不执着于看清每一片茶叶的舒展,而是那种感觉,我感觉值得借鉴参考。

还有一个启发,就是她总结的时候,带着老大姐的慈爱,看着英子和小年,对大家说:“你看这两个小姑娘,这几天的变化也特别大,特别好……”我虽然也把英子和小年当成妹妹,但是在如茶,更多是把她们当成老师,认真地学,很少有换个角度来观察和思考她们的成长进步,而赵姐可以在各种角度切换,游刃有余。

我觉得从某种角度而言,如果胸怀和视角更宽广的话,才可以这样从容吧。好像以前张彤姐她应该也提到过,但是我那时候水平低,触动不大吧。

一如茶香

再看叶青,隔屏从每一天的照片中可以看到特别明显的变化,气质越来越好,外形越来越赞!这简直是继我之后第二个跟如茶学泡茶可以美颜的最佳代言人了。

见到真人后,又还是那么的率真。因为工作的原因,最后阶段紫砂壶泡以及喝老茶的课因为就算是缺了,却并不患得患失,哪怕能补课,但是在工作和课程之前的取舍如此“果决”,这是我非常敬佩的。

叶老师这次升级精修班课程,最大化的令课程更有效,这中间何尝不是一种取舍?

有所“舍”之后,学员的上课状态更加集中和专注当下的要点吸收,效果非常明显。

每个人都有一个独立而完整的世界,有自己的节奏。当你和他人相遇了,暂时或较长时间地同行一段时间,可以互相保持自己的小节奏,又有一个共同的大节奏,这种节奏很和谐,就会相处的很融洽;如果始终不能融入,也没有必要置疑自己或他人,还是自己的节奏比较重要。但是话反过来说,如果你的节奏是和谐的,应该在“好的大节奏”里也是很融洽的。

你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状态里,一个什么样的情绪里,你需要很快地觉知,并进行有效的调整,那样你就会发现“境随心转”,一切都会开始变好,这也是对自我节奏的把控。这是这一期精修旁听之后我的一大收获。知道了,能做到还有很长一段距离,方法很重要。

一如茶香

一直变,随时的调整、丰富,你的阅历、见识才会不断地增长,你的生命才会因此更加丰盈,你才会变成一个更加有趣的人,独处共处两相宜。

用叶老师的话来为这一期精修班的结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感谢第八期精修班学员的全力配合

让精修班的课程升级得以顺利完成

而且收到了比预期更好的效果

张荷说:“其实来上课前,我是挺害怕的,我看照片视频,觉得以前的精修班都学的非常苦。但是这次上精修班,我觉得一点也不苦,非常快乐啊~~”课程升级真的很成功!

精修班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舞台的主角,就看你自己如何去好好展现自我和演绎泡茶了。每个人都是一块璞玉,就看在这里,这十五天,打磨的如何了。

一如茶香

当然这不是文章的最后,最有含金量的内容还没写,叶老师的讲课精华还未奉上,三款年纪加起来有110岁的老茶:

90年代红茶

农家六堡

80年代龙珠(非茶之茶)的滋味还没分享呢~~

泡茶六要素

这部分内容是每期精修都有的,我记性这么差的人都有印象,可谓经典。但是今天叶老师讲的特别顺,特别好,感觉我听了都能去讲课了,给一个大大的赞。

干任何事,在做事之前,对事情的要素的准确定位、对其功能详细了解,然后把它们之前的相互关系理顺,这才是事情能成功的前提。各归其位,了了分明,这样才能在杂乱的现象里始终分清楚事情的主次、轻重和缓急。

泡茶这件事是同样的。在如茶的体系里,茶是“味觉的审美”,“泡茶是以茶汤为作品的艺术创作”。这是必须要清晰的基本。

那么,泡茶的六要素。茶·水·火·境·器·人,都是围绕这个“本”而展开的。

一如茶香

“茶”是什么?

“茶”只是(泡茶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原材料,泡茶人最终的艺术作品是茶汤,品茶人最终的审美对象,也是“茶汤”,而不是“茶”。

这样明确之后,你对于“茶”的了解,其状态和方法就会有侧重点了。第一个,四不迷信。好茶的影响因素,涉及到:

种植(地域)

加工(工艺)

茶树(品种)

制作茶

同样是冰岛茶,还有不同的寨子。在工作室体验过太多次了,同样的器具和水,同样的茶,但是不同的人泡出来的茶,滋味完全不同。所以,以“味觉的审美”为前提,只是泡茶和喝茶,太多的茶叶知识我们并不需要趋之若鹜。

一如茶香

“水”是什么?

水是茶汤滋味的背景,既然是背景,就不能过于复杂、强势,不能喧宾夺主,要淡化自己的存在感。

所以,泡茶用水的选择就是如此。

经过测试,市场上各种矿泉水及纯净水,进行了茶汤滋味的对比。巴马活泉、伊云等矿泉水,TDS值相对高,泡茶不好喝;但是农夫山泉的TDS相对较低,这也是大多数茶友会选择用农夫山泉来泡茶的原因吧。

和前两款水相比,农夫山泉泡出来的茶简直不要太优秀了。

然而,对于一个专业研究泡茶的人来说,一个可以被广泛接受,而又方便取得的泡茶用水是至关重要的。和农夫山泉相比,用怡宝纯净水泡茶的口感、香气、汤色的呈现上都表现优越。经过测试,它的TDS值在1左右。

以此类推,我们就可以知道,TDS值越低,对茶汤就越友好。然而,怪异的是,屈臣氏的TDS值经测试为0,但是泡出来的茶汤不好喝。但是我们也不需要去知道为什么。因为我们只要知道那款水能更好地呈现滋味就行。

基于以上的测试及以往经验,我们知道了“怡宝纯净水”是目前我们找到最适合“泡茶”的水。注:TDS值的测试测的是水的纯净度,水质越纯读数越低,在这里更多的是侧重矿物质的含量。

一如茶香

“火”是一种加热(水)方式。

经过对比实验,炭火煮水最好,其次是天然气,再次是电陶炉,最后才是随手泡。

但是在日常中,为什么还是要用随水泡呢?因为“两害相权取其轻”,绝对纯净的泡茶环境不可求,日常中终究要有所取舍。

一如茶香

“境”,又分为内境和外境。

内境——心境;外境——环境。

在适当的环境中,只要保证干净、整洁以及清静就可以了。

“器”——是工具,是身体的延伸。

故此,器一定要趁手(适手)。在“味觉的审美”的前提下,在“器的实用”和“器的美观”的天平上,必然要倾斜于“实用”。对,实用第一!只有这样,你才会在大师的紫砂壶,日本的铁壶,华丽的建盏……的热闹中始终端正自己的方向,以“壶和手的匹配度,出汤时手对壶的重心的把控”等为先决条件。

一如茶香

“人”是最重要的要素。

在味觉的审美体系里,这里的“人”指的是泡茶人和品茶人。

人要相应,这一点很重要。“泡茶人”的修炼,就是精修班课程里的全部,这里重点解读一下“品茶人”,品茶有五重境界,这五个境界是逐层递进的。

品茶五境界

品茶五境界:清醇韵和空。

“清”,是根本。

正如同《溪山琴况》里提到的“清是大雅之原本”,又如同“声”是“音”的最小组成部分,“清”是品茶境界最基本的。只要茶的品质和工艺都OK,再加上泡茶者的内心无杂无染,“清”的境界自然就出来了。

“醇”,醇厚、醇和。

“醇”要比“清”多一些厚重,多一些回味,会更丰满一些。一旦清的基本境界达到了,就需要呈现一些更多的滋味,包容度也更高一些。这时就达到了“醇”的境界。

一如茶香

“韵”,是茶汤带给人的回味。

韵本来是音乐中的一个词汇,指音乐作品给欣赏者带来的情感和思想上的冲击和触动,久久不能散去,所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所以“韵”不是真实存在的。是真的茶汤咽下去之后,带给人的一种久久的回味,这就是“观音韵”、“岩韵”等带来的情感触动。

要达到“韵”的境界,对茶品和品茶人的基本功都有了更高的要求。

“和”是泡茶人、品茶人、茶品的完美结合。

在《溪山琴况》里,“和”况是总纲。在如茶体系的品茶境界里,“和”,对泡茶者、品茶者以及茶品的要求同时都提的极高了。

要一群场地相投的人都喜欢茶,性情相合三观一致等,特别好的,同时又相应的茶品——然后能把这么好的茶泡得出来!

叶老师又讲了一遍下面这个故事。

电视台拍纪录片青砖茶,请一位70多岁的老工人泡。老工人拿了一大块,用茶杯没洗就泡了。工作人员一喝说好苦,老工人说喝几杯就不苦了。

这是典型的方向跑偏了。谁说以老工人就一定能把茶泡好了吗?老工人没错,茶也没错,但是让老工人来泡茶错了。这就是真实中方向性错误,这一点今天对我的触动尤其大。

一如茶香

“空”,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这个是最高的境界,本来就很难讲,而且又是个“空”!

再来听另一个故事。

“听茶”茶会的体验。大家在黑暗中闭上眼睛,闻香之后,叶老师按照流程注水、出汤、分杯。茶友闻到的是绿茶,递过来喝的是自来水;闻到的是岩茶,递过来喝的是浓到苦的岩茶。

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和你实际上喝到的,其实有时是一样的,有时又不一样。

“空”的境界太高了,如果非要用语言来描述,可以这样形容一下:茶喝下去以后,好像什么感觉都没有了,具体的感觉都没有了,但是其实你还陷在这款茶里。

这要求泡茶的人和品茶的人都特别安静下来,对茶品的要求也极高,这必须是建立在一定的境界上的。

我问叶老师,那么有一个普通人境界不是那么高喝到一款与他特别相应的茶,就有这种类似的感觉,这不是“空”?

叶老师说:“这是他以为的‘空’,不是我说的‘空’”。

现在我理解不了,只能再学习。

一如茶香

老茶的“老”

我今天喝到的三款年纪加起来有110岁的老茶,依次是:

九十年代的湖北红茶

开元遗春(生普2016)

80年代龙珠(非茶之茶)

昨夜下了雪,今早——三月的第一天,欣赏到了美丽的雪景,一会儿雪景又变了房檐滴落的水、风中摇曳的枝、阳光中灿烂的花……借用“雪夜烹茶真韵事”,今天用了炭火烧水煮茶,煮的是三、四十年的老茶,好茶,此真韵事也!

一如茶香

我觉得接着品茶的五重境界来讲“喝老茶”,特别合适!

总体来说,老茶有一种特别的味道:老。

一泡老茶的滋味,在二十多泡的呈现中,是徐徐展开的。

最初的“沉味”,是有些苍桑的,非常特别而又微妙,如果粗粗喝过,你会觉得这是陈味、仓味或者有点土味儿,其实都不是。

这种“沉味”是丰富而又纯粹,“密度极大”小年语,一入嘴就沉下去了,沉到了身体的深处。

然而,据说很多人会在错误的第一印象中就自动给老茶打了一个小XX。

然而我觉得这种特别的味道,如同一位智者,初看老态龙钟,然而一旦交流起来,其中的人生哲理庞大而又精深。

一如茶香

所以后来老师们说,一般而言,十年左右的茶,可能对大部分人而言,适口性更好,香气清晰,滋味又有沉淀,大家都会轻易喜欢上的。我可能还是更喜欢老茶。

后面一杯接一杯的老茶请允许我境界还不够,体会不够深刻,其他人又沉醉在滋味里,并不多言,所以我只能大概描述我的感受,变化没有那么明显,但是喝老茶就如同一滴墨滴在了宣纸上,晕染开来,逐渐地越来越打开,于是一些特质越发的清晰起来,细柔、甘、甜、顺滑、质量感……在你的口腔里、喉头及以下铺展开来;在时间的前后上,在重点的突出上,变化无端,如果你可以捕捉到,那你就可以体会到更多的细节和美好;如果不能的话,其实也会觉得特别好喝,特别甜。

一如茶香

英子今天的形容令人深刻,“茶一入嘴,就自己滑下嗓子眼里去了~~”形容那种老茶的顺滑以及入口即化的感觉。

具体到今天的三款茶,我就挑80年代龙珠来写吧。因为这茶我可以描述的更清晰些。

龙珠是虫屎茶,是非茶之茶。第一杯是相对浓烈的,就如同那一滴墨、还没晕染开。药香非常突出,中间裹挟着一丝清凉。

然后赵姐就表示不喜欢,因为小时候中药喝太多了。但是她一边不喜欢,但是茶汤里各种与中药材接近的味道,她都能给你指出来是什么什么。

而我特别喜欢闻中药味,特别喜欢。有她在旁听提点,感觉不要太好,哈哈。

然后龙珠味稍微淡一些了,那种细柔、甘、甜、顺滑都清晰起来,也有非常明显的清草味和清凉感,那种清新的感觉,如同雨后的山野,所有的草木都洗刷的特别干净。非常舒服。似乎“韵”的境界我已经够着边边儿了。

一如茶香

傍晚时分,感谢大家的成全,让我喝完了“六堡”才走的,都是一等一的好人。

叶老师泡茶。因为烧炭,开了窗户,热水一淋壶,壶出汤注入公道杯中,都有蒸汽升腾,岂一个“氤氲”了得,刹那仿佛置身于云雾缭绕的山间。

叶老师那种从容自在的出汤,本身也是一种视觉的享受。茶汤喝到嘴里,就俩字:“好喝”,如果要多一个字:“太好喝”。

好吧,老茶再怎么描述,都是空谈,还是得坐下来,好好喝,细细品。希望大伙儿有机会能喝到工作室的老茶,那真是极好的。

2021.3.18,正月十八,三月的第一天

作者:一石头,图文来源:味觉的审美,经授权爱普茶网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热词搜索: 叶羽晴川 一如茶香

上一篇:余秋雨《品鉴普洱茶》:普洱茶变幻的口感
下一篇:传统复兴与云南茶产业的三个时代「茶界白马非马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