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印老茶的另一面!2001年大红印熟茶品鉴:性价比高,喝过才懂 2025-09-26 02:11:47 作者:艾老师选茶 来源:爱普茶网 浏览:
——【龑王牌】喝有温度的茶,做有温度的人
【龑王牌】小众名山茶文化品牌,距离百年茶企品牌还有93年
茶,几经翻滚,见质;人,几番往来,见心。
在红印老茶的谱系里,生茶我们聊得多,熟茶却少被提及。尤其是一饼存放得当、转化干净的老熟茶,更是难得。最近在龑王家「艾老师选茶」的推荐清单里,有几款熟茶频频被提起,像是1996年玫瑰熟砖、2003年宫廷熟茶散料,都属于适口实惠、茶友反馈不错的茶。而今天(9月24日)我想细品分享的,是另一款低调却颇有内容的老熟茶——2001年大红印熟茶。
熟茶不像生茶那样有张扬的冲击力,它更温和、更内敛,却也考验仓储与时间带来的底蕴。这款大红印熟茶,从拿到茶的那一刻起,就让人对它的“干净”印象深刻。
一、干茶与初醒
茶饼紧实,色泽褐红,细看金毫隐约。取茶8.47克,未经过醒茶,直接称重备茶。温杯后投茶,趁热闻之,陈香沉稳中透出菌香,干净无杂气,仓储条件可见一斑。
二、洗茶两道,初见端倪
头道洗茶,汤体金黄透亮,不浑不浊。茶底散发浓郁陈香与药香,冷却后更显深厚。杯底留香是纯正陈韵。
第二道洗茶,汤体转为红浓,透亮有光泽。此时茶底香气更为开放,药香、陈香之外,隐约有糖香浮现。杯底香也愈发丰富,陈香、药香、糖香交织,沉稳而不飘。
三、正式品饮,渐入佳境
1道:茶汤入口清甜,滋味不算浓强,但顺滑柔和。陈香落于水中,回味干净。
第2道:汤感依旧清润,甜度保持得好,陈味更显。饮后喉咙略有干燥感,属老熟茶常见现象,也称“燥感”,通常在继续冲泡后会缓解。
第3道:这一道开始,茶汤厚度有所提升,药香渐渐明晰,与陈香交织。饮后身体微微发热,茶气初现,体感开始明显。
第4道:茶汤厚度明显饱满起来,谷物香、药香、陈香层次丰富,甜润感也更突出。饮后身体暖和,后背有轻微发热,茶的气韵逐渐展开。
第5-6道:中段茶汤稳定清甜,糖香更为明显,汤感润滑,入口舒适。体感持续,属温和而持久的类型,不猛烈但踏实。
第7道:茶味略有减弱,但甜润依旧,顺滑度保持得好。此时喝茶节奏可稍放慢,感受茶汤由浓转淡的过渡。
第8道(闷泡4分钟):茶汤仍清甜不浊,带出一点轻微苦底,谷物香与陈香再度清晰。汤体厚实顺滑,体感依旧明显,耐泡度值得肯定。
四、总结与茶性点评
整体来说,2001年大红印熟茶属于“温和派”老熟茶。它的风格不强烈,却干净醇和,适合喜欢细腻口感、重视饮后体感的茶友。总结几个特点:
1、仓储干净,香气纯正。陈香、药香、菌香、糖香依次呈现,无仓味或异味,是老茶难得的状态。
2、汤感清甜顺滑,体感明显。茶汤不厚重,但入口甜润,喉韵舒畅。饮后身体暖和,茶气缓缓释放,适合日常慢饮。
3、性价比与适口性兼顾。相较于一些名号响亮的老生茶,这款熟茶价格更亲民,且由于发酵茶的特性,对肠胃温和,适合多数人饮用。
若要说不足,大概是滋味偏清淡,不追求浓强度的人会更喜欢。如果你正在寻找一款干净、温和、有体感的老熟茶作为口粮,或想体验红印系中熟茶的风格,这款2001年大红印值得一试。
它也让我再次觉得,好茶不一定要轰轰烈烈,温润如玉、踏实如友,也是一种难得的茶缘。
更多存世精品老茶推荐,敬请点击进入爱普茶网《艾老师选茶奢侈品存世老茶》专题。
普洱茶选购、咨询,请添加艾文华老师个人微号:814917310
频道总排行
频道月排行
-
香港南天×勐海茶厂!80年代紫天普洱茶砖:参香樟韵,通体发热!
-
【老茶鉴赏02】经典延续:从红丝带绿印到302批7542青饼
-
90年代硬核老茶|1998年健身沱:白菜孔雀的平价替代,烟香强劲茶气足
-
仅35件!2002年黎明贡瑞原野香(麒麟普洱):烟香霸道似“大白菜”
-
万元级古树茶品鉴实录!2007年老海塘:体感通透,喉韵清凉
-
被誉为“未来八八青”,这款商检版301批7542青饼到底是什么水平?
-
一杯难求的拍卖级老茶!80年代鸿泰昌远年七子饼熟茶,昆明仓的甜润顺滑
-
被誉为“未来八八青”!2003年商检版301批7542青饼,烟香神似班章白菜
-
【藏家必读】喝一次吹一辈子!60年代英敏号:参香陈韵,茶气通透
-
艾老师选茶:绀青大蓝印,90年代蓝印系普洱茶开山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