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经」告诉你,比茶能打通经络更重要的是常识
2021-05-25 03:58:13   来源:茶业复兴    浏览:

当我得知该论文的通讯作者李辉曾以紫晨的笔名出版过一本《茶道经》(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年),就第一时间下单购买学习,书周一(昨天)才收到,下面就第一时间和诸位分享我的学习心

茶道经

最近,上海复旦团队发表的一篇关于喝茶与人体经络影像的论文引发了多方关注,这篇论文的原标题是:Infrared imageries of human body activated by teas indicate the existence of meridian system,翻译过来就是《茶激发的人体红外图像表明经络存在》。作为一个文科生,论文我看不太懂,但却对相关的研究充满了好奇。当我得知该论文的通讯作者李辉曾以紫晨的笔名出版过一本《茶道经》(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年),就第一时间下单购买学习,书周一(昨天)才收到,下面就第一时间和诸位分享我的学习心得。

这是一本用文言文写成的书,但字面意思并不难理解,文言文中有很多“咖啡因”“玻璃”“氧化”等大家都很熟悉的词。李辉是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曾在Science、Nature等期刊发表论文200多篇,我很好奇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一本书,不出所料我在序言中找到了作者写这本书的初心。

序言一开始就交代了他与茶的缘分,提到了经常与友人四处访茶,作者对中国茶界的观察如下:

“然则茶界之乱,鱼目混珠,亦令我扼腕。失道,世人无以辩法之善恶、器之真伪。而茶之于人,善可养,恶可伤,岂可等闲用之······然则中华茶道不兴,世人将皆以外道为真也。假作真时真亦假,故《茶道经》之出,其意在领中华之好茶,辨识茶气之纯正,改善制藏烹饮之技艺,以中华真茶道举之世人,以养世人之体魄,善矣。”

上面这一段说明了作者对茶界的认知以及写这本书的必要,从中也可见作者的远大志向,他意在用《茶道经》的体系去引领从制茶、泡茶、藏茶、喝茶,从而以养世人之体魄,善矣。

这是一本小书,只有149页,书的体系结构相对完整,正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之类

二之气

三之植

四之造

五之存

六之烹

七之时

八之季

九之品

十之辨

十一之引

十二之性

尾声

本书的最后附录中则收录了以下十余款茶:绿茶碧螺春、绿茶乌牛早、青茶铁观音、青茶凤凰单丛、青茶岩香妃、红茶雒越红、红茶博南红、黄茶梵金髻、黄茶君山金砖、黑茶古韵陈香、黑茶如意金花、白茶白毫银针、白茶寿眉。以上涵盖了六大茶类。

“阴“和“阳”是贯穿这本书的核心,打开这本书要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作者是如何给六大茶类分阴阳的呢?

书中原文为:“未杀青而成分已化,茶气已成者谓之阳茶;杀青而后转化成分,积累茶气者谓之阴茶。”

于是,我们熟悉的绿、红、青、白、黄、黑被分成下图所示:

茶道经

很惭愧,我不是太懂中医,也不太懂“气”。作者关于茶通经络的研究,科学不科学先不说,我只想就本书中的茶知识相关内容做一些探讨:

第2页:“渥堆发酵者谓之红茶”,红茶是渥堆发酵之说,乃是一种陈旧说辞,过去大家并不知道发酵的原理,便把渥红称为“发酵”。但红茶原理是先以酶促作用为主,后以自动氧化为主。现在的发酵茶,也特别指黑茶类。

第3页:“因人而炒青种曲者谓之黑茶”,李辉把普洱茶纳入黑茶,这就有两个问题,其一,传统的普洱熟茶发酵是不加菌种的(一些新工艺会添加优势菌种,但并不主流),这点不只是他不知道,陈宗懋反驳方舟子的时候也出过这种的错误;其二,把普洱生茶叶纳入黑茶就可笑了。(作者所强调茶类的划分不应依据反应的程度而是反应的生成)

第28页:“(种茶的)人:最好正气的君子种植,作为阳;最好温情的少女采摘,作为阴。”温情的少女采茶?我认为对于茶的最终品质形成,采茶的经验和技术比性别更加关键,不得不说,在此强调性别不免有些迂腐了。

茶道经

第32页:“世言黄茶微发酵、青茶半发酵、红茶全发酵,甚缪也!或微或半,皆中途而废,转化未致,岂可得好茶”在这里,作者认为六大茶类的不同,是内含物质不同,而这是完全不同的生化反应生成的,而不是反应程度不同。这个观点,精通制茶学的朋友们可以出来聊几句。

茶道经

第43页:“乌龙、铁观音全发酵者无须冰冻”,铁观音属于乌龙茶,而乌龙茶是半发酵的茶,不是全发酵的茶,这里又回到了发酵程度与六大茶类的分类问题,由此看来这是一个很重要且很有意思的问题。

第45页:这一章讲的是存茶,“九为至阳之数,阳气耗散,以九年为限。九年之后不复其气,或转为阴茶,或腐朽不堪”这个推论让我有点惶恐,难道不考虑茶叶的具体的存放环境和转化情况,而单纯以“九为至阳之数”就可以了?

今天先分享到这里,这本书最大的优点就是很有启发,让我读每一页都有想讨论的内容,也欢迎你加入讨论。

以下翻拍自书中插图,供大家学习:

茶道经

茶道经

茶道经

茶道经

图文来源:茶业复兴,经授权爱普茶网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热词搜索: 茶业复兴 茶道经 茶道 茶经

上一篇:国际茶日:哈尼族才是云南最早用茶的民族?
下一篇:还有一种老班章味道,你绝对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