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茶品鉴】2006年黎明特制青饼:强劲烟感与梅子甜的交织 2025-08-20 23:42:15 作者:艾老师选茶 来源:爱普茶网 浏览:
——【龑王牌】喝有温度的茶,做有温度的人
【龑王牌】小众名山茶文化品牌,距离百年茶企品牌还有94年
茶,几经翻滚,见质;人,几番往来,见心。
茶事如人,有的一见如故,有的久处仍疏。有些茶,从第一口起便知是否投缘。今夜(8月17日)所试,是2006年黎明特制青饼,它并非张扬夺目之辈,却自有风骨,如一位素衣老友,不必喧哗,已见真章。
近期,龑王家「艾老师选茶」栏目接连品饮了多款黎明茶厂的老生茶,从2002年的黎明贡瑞原野香(麒麟普洱),到邓国定制黎明班章(2004年黎明班章乔木早春青饼),一路喝来,渐入佳境。它们风格各异,却都带一缕烟香,如一根隐秘的线,穿起黎明老茶的味觉记忆。而这款2006年的特制青饼,也不例外。
观干茶,条索分明,芽叶清晰可见,仓储干净。凑近细闻,是陈香、甜香与烟香交织的气味,不飘不散,沉沉稳稳。称取8.63克,投入160毫升紫砂壶中。此时再闻,茶香被热气唤醒——烟香更显,木质香渐出,还带点类似火烧土豆的熟香,温暖踏实。
洗茶两道。头道汤体明黄透亮,叶底释出陈香、烟韵和麦秸味。杯底留香是兰花香与甜香交融,清而不艳。第二道汤体明黄透亮,更显油润。此时杯香愈发沉稳,竟透出梅子香气,闻之口舌生津。冷杯后,则有花香与菌香交替,层次细腻。
忍不住小啜一口洗茶汤,已有甜润感,微带梅子酸韵,不浓,却清晰。
正式品饮开始。
品鉴头道茶汤:入口,烟香领先,甜度已显,微涩托底,梅子韵隐约其间,一切尚在苏醒。
品鉴第二道茶汤:烟香转浓(烟臭),梅子香显著,酸甜感促进生津,茶汤内质显著提升。
品鉴第三道茶汤:茶汤更为饱满,蜜甜感突出,烟香仍未退让,与梅子味形成张力。滋味厚实,生津回甘也愈发明确。
品鉴第四道茶汤:体感初现。茶汤入口已很顺畅,烟香、蜜甜、梅韵彼此平衡,茶气缓缓下沉,后背微热。
品鉴第五道茶汤:喉韵出现变化,喉咙略有干燥感,但茶味依旧饱满,烟香始终贯穿。
品鉴第六道茶汤:出现清甜的糖香,滋味仍然扎实,生津回甘持续,体感明显,茶气通透。
品鉴第七道茶汤:苦底稍显,但化得快,与甜味形成对照。茶汤未现水意,喉韵虽有干感,但韵底仍厚。
品鉴第八道茶汤:原叶木质香渐出,茶汤回归清实,苦甜交织,生津不止。
品鉴第九道茶汤(闷泡2分钟):醇厚有质,甜润清晰,原叶香主导,气韵绵长。饮后身体发热,喉头干感依旧,但茶之本味始终未散。
综其表现,这款茶个性非常鲜明——烟韵突出,梅子香伴随,滋味厚实,茶气充沛,耐泡度也好。但生津回甘偏弱,喉燥感也较明显,品饮过程有如与一位硬朗的老者对话,直率,有劲,却不失细腻。
它像一句未说完的老话,听懂的人自会回味,不求人人中意。对于喜欢厚重烟韵的老茶客,它是真味、是旧识;对于偏好清爽甜柔的人,它也许太过粗粝、太过真实。而这,也正是老茶的微妙之处——品茶如品人,接受它的棱角,才能读懂它的温柔。
夜深,茶尽,余味未散。茶如此,人亦如此。
更多存世精品老茶推荐,敬请点击进入爱普茶网《艾老师选茶奢侈品存世老茶》专题。
普洱茶选购、咨询,请添加艾文华老师个人微号:814917310
上一篇:35年陈化,极致体验!89年福字铁饼品鉴:糯滑如米汤,气韵通达
下一篇:最后一页
频道总排行
频道月排行
-
XY定制款勐海茶厂1999年绿大树14公斤茶柱:兰香、野韵、唇齿凉!
-
艾老师选茶:品鉴2003年下关特级青饼铁饼
-
“平生未遇此等茶”的姊妹篇:益木堂2018年薄荷塘,纯净蔗糖甜VS名山溢价
-
老茶圈顶流绿大树,勐海茶厂99绿大树茶柱品鉴:香入骨髓,凉透唇齿
-
老茶客值得关注的高等级之作:1997年7262熟饼的甜润与气韵
-
鸿泰昌80年代易武熟茶品鉴:酸后转甜,麦香参韵,胸有暖团气自生
-
比88青更亲民!这款被低估的99年傣文青饼,现在喝刚刚好
-
90年代初纯干仓老生茶实录:参香药韵显,体感强,耐泡度高!
-
【老茶鉴赏02】经典延续:从红丝带绿印到302批7542青饼
-
40年陈香!80年代易武野放古树茶青沱品鉴:喉韵穿透+体感炸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