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老茶的真相与陷阱:9016熟沱(小写版)的正品与仿品对比品鉴 2025-10-06 17:34:41 作者:艾老师选茶 来源:爱普茶网 浏览:
——【龑王牌】喝有温度的茶,做有温度的人
【龑王牌】小众名山茶文化品牌,距离百年茶企品牌还有93年
茶,几经翻滚,见质;人,几番往来,见心。
老昆明茶厂90年代出品的两款明星茶品,即“9016熟沱”与“3917青沱”,其中,9016熟沱专为香港市场定制,有大小写版本之分;而3917青沱同样为港区特供,是难得的生茶沱。如今,这两款茶品,已是绝版茶,具有很高的收藏与品鉴价值。
图为老昆明茶厂9016熟沱大写版
今日(10月6日),恰逢中秋佳节,安排了一泡9016熟沱(小写版)庆祝此节。同时,还小试了一泡由茶友提供标注为“9016熟沱”的茶样。
图为老昆明茶厂9016熟沱数字版
一、缘起:未醒之茶,本色相见
前几日,品鉴了“3917青沱”,今日现撬样品体验一泡9016熟沱(小写版)。干茶,陈香扑鼻,是干净仓储赋予老茶最体面的底色。没有选择预先醒茶,我想见识它最本真的状态——刚从沉睡中被唤醒的模样。
9克茶,投入150毫升紫砂壶,以珍茗山泉冲瀹。温杯洁具后的投茶闻之,参香与陈香愈发清晰。这是一个美好的开始。
二、正品之鉴:循序渐进的时光之味
洗茶两道,茶底依次展现谷物香、参香、陈香,甚至浮现出淡淡的面粉香与樟木香。杯底留香沉稳,是纯正的陈韵。
品鉴头道茶汤:汤体红浓透亮,甜润中带着渐显的米汤感,一丝微弱苦底,像是老茶初醒的慵懒。
品鉴第二道茶汤:甜润感包裹着显著的樟木香与谷物香,汤感滑糯,滋味厚实起来。饮罢,后背微微发热——体感来了。
品鉴三至五道茶汤:堪称巅峰。米汤感愈发显著,樟木香贯穿始终,滋味饱满厚实。第四道饮后略有“闷头感”,这是某些老熟茶力道显现的特征,短暂而不令人反感。
品鉴六至七道茶汤:参香愈发清晰,与樟木香交织。生津感明显起来,体感持续,茶气缓缓推进。
品鉴八与九道茶汤:第八道闷泡3分钟,汤体红浓,米汤感、参香、樟木香和谐共处,生津强烈,体感酣畅。第九道闷泡5分钟,茶汤依然厚实饱满,谷物香显著。
品鉴小结:这款9016熟沱(小写版)正品,像一位内功深厚但稍欠圆融的老者。它的优点毋庸置疑:昆明仓带来的干净仓储是基础,丰富的香气(参香、樟木香、谷物香)是骨架,厚实的滋味与明确的体感是血肉。唯一的不足,或许源于“未醒茶”——前几道汤感的润度略有欠缺。若能给予数日醒茶时间,其表现必将更为圆满。
三、对比之殇:诱惑之下的陷阱
出于严谨,龑王家在品鉴自存的9016熟沱(小写版)后,立即冲泡了茶友提供的“9016熟沱(小写版)”。然而,从干茶开始,故事便走向歧路。
图为仿品9016熟沱数字版(干茶)
初闻干茶,其香甚至比正品更为馥郁诱人,参香陈香奔放。但一经温热紫砂壶的激发,一股类似火锅底料的重味猛地窜出——这不祥的预兆。
图为仿品9016熟沱数字版(洗茶汤)
两道洗茶后,汤体红浓,养眼至极。可凑近一闻,茶底在陈香之下掩盖着一股腥味;杯香杂糅,陈香中夹杂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杂气。鼓起勇气品饮一道,汤感寡淡,那股无法言说的怪味最终让我放下了茶杯。
图为仿品9016熟沱数字版(品鉴头道茶)
图为仿品9016熟沱数字版(茶底)
真相残酷:这是一款仿品。外包装几乎可以乱真,但茶的內质——尤其是经过高温激发后暴露的异杂气,以及入口寡淡汤感与怪异滋味,是无法伪装的破绽。它用诱人的干茶香设下陷阱,却在最关键的热水考验下原形毕露。
四、沉思:老茶品鉴,不止于眼
这个申时的正仿9016熟沱(小写版)对比品鉴,是一次深刻的提醒。
对于老茶,尤其是如90年代9016熟沱这类市场热门茶,我们绝不能仅凭包装、干茶香气,甚至单一依赖汤色去判断。真正的老茶,其价值在于一口干净的仓储、层次渐进的香气、醇厚饱满的汤感,以及饮后舒畅的体感。它是一个综合的、相互印证的体系。
仿品9016熟沱(小写版),或许用了某些工艺去模仿“老香”,或许寻得了相似的包装,但时光赋予真品的纯净底蕴与和谐内质,是它永远无法企及的高度。
图为正品9016熟沱小写版
正品9016熟沱(小写版),虽因未醒茶在前段略有遗憾,但它中后段持续输出的饱满滋味、明确的生津与体感,以及干净纯粹的底色,依然无愧于一款优质老熟沱的身份。它需要的是品饮者的耐心,与恰当的醒茶时间。
而仿品9016熟沱(小写版),则警示着我们:在老茶的世界里,保持审慎的清醒,用多重感官去验证,远比一时的香气诱惑来得重要。毕竟,我们追寻的,是能温暖身心、沉淀时光的一盏真味,而非一张华丽的虚妄外衣。
本文系龑王茶业原创,首发爱普茶网。
普洱茶选购、咨询,请添加艾文华老师个人微号:814917310
频道总排行
频道月排行
-
万元级古树茶品鉴实录!2007年老海塘:体感通透,喉韵清凉
-
喝一口就回甘到上颚!90年代红丝带云南金瓜贡茶开汤,参香陈韵拉满
-
喝过这款80年代老熟茶,才懂什么是“醇”!80年代鸿泰昌七子饼熟茶品鉴
-
17年陈韩版【勐海布朗】老茶:好喝,不贵,超值(2005年)
-
【邓国定制·班章老味】2004年黎明班章青饼:烟韵入骨,冰糖甜收尾!
-
宝石红汤·参香药韵:60年代英敏号老生茶的巅峰之境
-
艾老师选茶‖奢侈品存世老茶(八):勐海茶厂2001年易武高级熟普
-
藏饮皆宜!紫玉2007年忙肺古树茶500克饼,这才是真正的性价比尖货!
-
一片茶饼卖上万?1999年傣文青饼凭什么成为普洱茶界传奇?
-
被誉为“未来八八青”,这款301批商检版7542青饼在白露喝出了什么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