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业复兴:宋代茶文化最大的魅力在哪里?
2023-12-20 23:06:28   作者:张姝   来源:潮新闻    浏览:

今年十月《宋茶:风雅与腔调》发行后,著名作家周重林在昆明,杭州,湖州,太仓,苏州,上海,北京,广州,四会等多地举办读书会近30场。

茶业复兴

今年十月《宋茶:风雅与腔调》发行后,著名作家周重林在昆明,杭州,湖州,太仓,苏州,上海,北京,广州,四会等多地举办读书会近30场。12月中旬到大湾区(深圳东莞香港)。据悉,2024年1月他将重返江南。在当今碎片化阅读的时代,纸质书一上市即能收到市场热捧,实属难得。

茶业复兴

《宋茶:风雅与腔调》作者周重林,已经出版有口碑著作《茶叶战争》《茶之基本》等,多篇茶文入选全国高考以及各地会考、联考。此书出版方中华书局,是中国传统文化领域领先的出版社。

今天,《茶博览》杂志执行主编张姝对话周重林,来深入探讨近两年大热的宋茶文化。

茶业复兴

问:最近两年宋茶文化大热,电视剧里的宋茶场景美轮美奂,现实里也出现了大量宋代点茶的培训,你以为宋茶的魅力在哪里?

答:如果用一个字形容的话,就是美。宋代点茶有很强的形式感,从开始摆器皿开始就进入了审美环节,那些茶器的造型多美啊,定窑的梅瓶我能盯着看小半天,汤瓶的鹰嘴设计很巧,现在的手冲咖啡壶才意识到断水的重要性,汝窑的颜色,所谓的“雨过天晴云破处”。

点茶过程也具有可观赏性,一汤二汤乃至七汤,沫饽完全靠一双手在茶盏里打出来,茶汤是厚还是薄,取决于点茶技法的高超。现在的流行的工夫茶泡法,美感上略为欠缺一些,确实,热水倒进茶碗(壶)里,再倒出来,如此反复,再怎么展演也谈不上多美。

当然,仿宋点茶,还有服饰之美。女孩子那种仙衣飘飘就不说了,男子换上宋服,带上簪花,也很美啊。

问:如何欣赏这种美?你在新书《宋茶:风雅与腔调》里,把宋代茶核心审美总结为“三不点”,能具体展开说说吗?

答:“三不点”是宋人的总结,不是我的总结,我只是重申了这一重要的美学观念。

与前几代相比,宋代不仅有数量众多的茶诗,还出现了对茶诗的评价,体现出点茶艺术的完整性:一个人在点茶,另一个人就围绕点茶写专门的诗,最重要的是,还有人对这些点茶诗进行进一步的品鉴,这就形成了完整的鉴赏链。湖州的鉴赏家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里,从欧阳修与苏轼的茶诗中读出了“宋茶三不点”的审美:茶不好不点,天气不好不点,人不好不点。

茶包括了茶水器三要素,天气主要指饮茶天气以及品饮环境,人这个就厉害了,来的人懂不懂茶,是不是我们圈子里的人。

欧阳修在《于役志》里,记录了文人雅集,有人写书法,有人弹琴,有人烹茶,有人吟诗,来者无南郭先生,每个人都要有拿得出手的艺术。那个时候,著名茶人蔡襄是以诗人的身份出现,他拿毛笔的手还不会点茶,而为他们烹茶的是薛仲儒。

三不点说的是一种拒绝,有点像赛亚·柏林阐发的消极自由,拥有不干什么的自由。

茶业复兴

问:你这本书更侧重讲茶的审美,这好像是过去茶书,包括你的茶书,很少会涉及到的层面,因为大部分茶书,都是讲茶是怎么制作,茶有什么功效之类的。

答:大致来说,茶有三种写法,第一种属于茶的绝妙好词层面,由李白、范仲淹、欧阳修、苏轼等人倡导形成,聚焦于茶之三好:好景、好茶与好人,侧重审美,我宋茶这本就属于种种写法。这种写法其实就是鉴赏类,这种书古代叫诗话词话,是主流的文体。他们的茶话现在总结起来就是文人茶,到了明清就主要集中在江南一带,我们把这部分叫茶文化。

第二种写法属于茶百科全书式层面,由陆羽、蔡襄、赵佶等倡导形成,要穷尽茶的方方面面,格物致知,侧重教化。现在的大学里教的那套也是如此,讲茶怎么种植,茶里茶多酚、氨基酸的比例,饮用了有什么益处,我们把这部分叫茶科学。

在第一种写法下,产茶的地方一定就是好山好水(名山大川、气候宜人宜物),喝茶的地方也是名胜风景(幽林小筑亦佳),饮的都是好茶(水灵、具精、茗上乘),来的都是好人(嘉客佳人)。

第二种写法,说茶一定要从产地、气候、制法、泡法、饮法等层面纵深讲起,最后完成托物言志,茶有助于改善社会风气。要么就是把茶拆解成各种分子式,告诉你每个分子式有助于你哪种好处,抗氧化还是抗衰老?降血糖还是降血压?

第三种写法,从茶延伸到广泛的社会关系,这种很多,我的《茶叶战争》就属于这种写法,与茶本身的关系不大,主要讲茶对社会造成的影响,现在这部分主要是茶产业在承担,比如一个茶馆(茶空间),除了喝茶,还有着社交属性。

问:你觉得“清”是理解宋茶文化很重要的抓手,从范仲淹一直讲到了赵佶,都在茶里凸出了一股“清”的思想。现在茶道思想里,“请”也是很重要的?

答:没错。为什么《宋茶:风雅与腔调》要以范仲淹开头,就是为了强调这股“清”思想。

1038年,范仲淹到绍兴任知府,在衙门的凉堂发现了一口废井,经过清理过,发现井水清澈,用来泡茶,也很美味。于是他把泉水命名为“清白泉”,将凉堂命名为“清白堂”,又在其旁新建一座“清白亭”,并写下了《清白堂记》。

范仲淹为宋茶带来全新的人格,主张源头之水,一定要清白,才能干洁可饮;一家之主,一定要清白,才可形成良好家风;一国之重臣,一定要清白,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

清白的要义是什么?品行纯洁,没有污点。这影响了蔡襄、苏轼、赵佶等人茶学书写,构成大宋茶文化精神的基石。

蔡襄在他的《茶录》里强调茶的“清香”,不要加什么额外的香料。

苏轼说品茶行为是“清欢”,不是纸醉金迷,不是郁郁寡欢,而是一种清雅之乐。

苏轼善于在茶里注入人格,“有如刚耿性,不受纤介触”,“又若廉夫心,难将微秽渎”。茶饼如人,有些刚性耿直,受不了轻微试探。有些像有洁癖的人,受不了些许污染。

赵佶在《大观茶论》里总结说,饮茶是盛世之清尚,茶是一种艺术,是一种能够开阔胸襟,带来淡泊高雅境界与清白德义的妙品。

问:在《宋茶:风雅与腔调》里,你多次写到了杭州,你是怎么看茶里的风雅宋韵?

答:苏轼对茶的根本性认知,是在杭州完成的,什么“泡茶三昧手”“佳茗佳人”“西湖西子”的故事都发生在杭州。大家不太知道的是,茶人蔡襄也在杭州度过了他极其重要的时光,蔡襄在杭州任上,经常在西湖边游园泛舟会友访名胜,烹茶煮泉写字。

韵是什么,就是绵绵不绝的意思。宋人的风雅韵致现在还在影响着我们,龙井茶,长期都占据中国茶榜首位置,径山寺那套饮茶规矩,更是影响了整个东亚。宋茶在当代的复兴,杭州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感觉茶已经融进了杭州人的血脉里,现在轻轻一点,就觉醒了。

问:说说你对杭州的茶印象?有哪些场景让你印象深刻?你会来这里分享新书吗?

答:杭州是一个做梦都经常梦到的地方,杭州是中国名副其实的茶都嘛,这里不仅有茶的历史,有好喝的茶,还有令我敬仰与喜欢的茶人,我认识的杭州茶人,大部分都是茶人精神的承担者。我有一种观点,茶人就是茶道艺术家,他们不是种植人,不是买卖人,他们是与书法家、作家一样重要的艺术家。

我今年去了杭州三次,第一次是去分享《茶之基本》,第二次去参加第五届当代茶文化论坛,第三次去参加一场茶会。

周重林,学者、作家,著有《宋茶:风雅与腔调》《茶之基本》《茶叶战争》等

本文转载自“潮新闻”,记者:张姝

图文来源:茶业复兴,经授权爱普茶网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热词搜索: 宋茶 茶文化 周重林 茶业复兴

上一篇:周重林爱宋茶城市漫游,来说说你城市的茶文化!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