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会反复爱上文山顶丨茶叶进化论沙龙第16期预告
2025-09-01 20:52:04   作者:茶叶进化论   来源:茶叶进化论    浏览:

每天都喝文山顶,却忽然发现,竟没有为它办过一次沙龙。人们好像确实会因为太过习惯,而忘记去强调它对自己的重要性。但文山顶的美好,值得我们一直去分享。

茶叶进化论

好久不见。

每天都喝文山顶,却忽然发现,竟没有为它办过一次沙龙。

人们好像确实会因为太过习惯,而忘记去强调它对自己的重要性。

但文山顶的美好,值得我们一直去分享。

林中明月升,雾隐文山顶。

文山顶,是我们的立足之处,

也是入界古树纯品种坐标系里的,第一款产品。

比起群芳斗艳的名山头,文山顶似乎默默无闻。

文山顶在什么地方?

无量之巅,海拔高达2200米的群山深处,常年云雾缭绕,是一片散落在山顶森林中的古茶园。

据当地可靠文献记载,最早于晚清纪襄廷时期推广种植,后因匪患和战争放荒于山林间,至少半个世纪之久。

物竞天择,自然生长,一些茶树死去,活下来的却因为树间距大,而拥有了更高的养分。

避世远离尘嚣,使得这片茶园拥有一份格外的宁静。

附近的大石寺岩壁上,可见冰碛岩岩层间的层叠痕迹,非常利于微生物生长。

“上者生烂石”的独特地理环境,也使得这附近的土地中,拥有更加丰富的有机质。

茶园被重新开辟出来后,就一直遵循着自然农法的管理方式,一年只采一季,避免过度采摘和管理,让茶树修养生息。

沿袭汉民族农耕智慧——藤条管养:降低鲜叶产量,提升茶叶品质。

为了保留更多糖苷,我们在文山顶修建了初制所。

但这是一个仅靠太阳能发电、接山泉水、信号微弱、过了春茶季就几乎不住人的地方。

这样的茶,喝起来入口甜,花木香浓郁,冰糖甜、木质感、厚而不重,清凉甘甜。

文山顶的感觉,就像是中国传统文人画的审美,留白、寂静、素雅,有如清风拂过山顶般的清幽。

审美上表达的是一种无我之境的旷然清净。

我们总会反复爱上文山顶。

喝懂老班章有多好,这不难。浓郁、厚重、强烈得直接。

但能喝懂文山顶,那你对普洱茶的审美可以说是登堂入室了。

因为它好得不那么明显,喝懂它,需要门槛。

第一口可能是含蓄轻柔的,但它带给品饮者的后韵却足够持久悠长,留白。

就像一道原材料极好的菜,你不需要加太多香料来增加味觉的刺激度。

文山顶,是那种多喝几次会上瘾的茶;是能训练品鉴能力的茶。

能够喝懂这样的茶,是境界。

我们期待和你在沙龙上,一起分享文山顶的美好。

每次看到文山顶和柏林这样的茶园,我的内心都是充满敬畏的。

古人生产资料匮乏,竟可在如此荒野之处开辟茶园。增加了经济作物,增加了经济流动,让更多人聚集和生存。

在过去的数百年,这个地区的社会生态就断断续续维存着这种生活。没人想得到,这些基础让我们今天的茶业价值以及专业兴趣持续增长。

——李扬

图文来源:茶叶进化论,经授权爱普茶网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热词搜索: 文山顶 文山顶普洱茶 茶叶进化论

上一篇:茶叶进化论李扬:在普洱茶母亲河的风中,吟唱云南最古老的歌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