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带清凉!90年代7581熟砖,铜壶高温淬出陈韵糯滑,纯干仓体感通透! 2025-08-21 17:42:42 作者:艾老师选茶 来源:爱普茶网 浏览:
——【龑王牌】喝有温度的茶,做有温度的人
【龑王牌】小众名山茶文化品牌,距离百年茶企品牌还有94年
茶,几经翻滚,见质;人,几番往来,见心。
品鉴日期:2025年8月18日
茶品:90年代末7581熟砖(纯干仓昆明仓储)
一、茶事小记:器与水的变奏
今日申时(8月18日)品鉴这款90年代末7581熟砖,意在探寻同一片茶在不同烧水器下的微妙变化。
取茶8.5克,干茶陈香扑鼻,色泽褐润,仓储干净。选用150毫升柴烧壶,以求聚香蕴味;煮水之物则特意换为铜壶,取珍茗山泉水,相信高温煮茶器皿能为水性增添几分刚劲,或许能更彻底地激发老茶的底蕴。温壶投茶,热气蒸腾间,陈香与菌香交织涌现,纯净无杂。
二、温润初启:香气的坦诚相见
洗茶一道:茶汤橘黄,通透如琥珀。茶底,陈香、面包香与菌香层层递进,浓郁而和谐。公道杯底挂香持久,是馥郁的陈香,气息纯净。
洗茶二道:汤体渐深,转为诱人的橘红色,油润感初现。茶底香气更为奔放,仍是陈香、面包香、菌香的主场。杯底香气温和醇厚。
三、品饮历程:铜壶沸水下的醇厚演绎
品鉴头道茶汤:入口,顺滑感率先抵达舌尖,随即是清晰的甘甜。与往日稍异的是,一抹极轻微的酸感作为先导,旋即化开,转而带来滋味厚实饱满的体感。生津回甘立现,喉韵也已悄然萌发。这或许是铜壶高温与茶叶最直接的碰撞。
品鉴二道茶汤:入口更显甘甜顺滑,轻微的酸感已无迹可寻。陈香与坚果香在口腔中成为主导,滋味糯滑厚实,米汤感十足。生津回甘持续不断,最妙的是饮后舌面与喉头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清凉感,喉韵深长。
品鉴三道茶汤:延续着甜润顺滑的基调,陈香与糯香愈发明显。茶汤厚度达到顶峰,饱满有力地包裹着整个口腔。生津感尤为强烈,那道独特的清凉感依旧相伴,喉部舒适温润。
品鉴四道茶汤:品质依然稳定,甜润顺滑,香醇饱满。虽厚度略有下降,但协调性极佳。生津、清凉感、喉韵这些令人愉悦的体感一直在持续,身体温热舒畅。
品鉴五道茶汤:进入中段,茶汤风格转向清甜。入口香甜顺滑,滋味饱满度稍减,但更显清丽。饮后,唇齿间留香明显,有一种干净的甜润感。
品鉴六道茶汤:清甜润泽,滋味适中,顺滑依旧。
品鉴七道茶汤(闷泡2分钟):茶汤甜润,顺滑感不减,滋味适中。令人惊喜的是,饮后那抹清凉感依然清晰可辨。
品鉴八道茶汤(闷泡2分钟):汤感糯滑厚实,谷物香显现。饮之,唇齿生津。
四、品鉴小结:器之影响与茶之本质
此次用铜壶煮水冲泡,与常规烧水器对比,感受最为明显的是:前段茶汤的冲击力与厚度显著提升。更高的水温让茶叶内质,尤其是糖苷类物质,在最初几道得以更猛烈地释放,因此茶汤更显醇厚稠滑,体感来得更早更强。
然而,有一得亦有一失。这般“猛烈”的萃取,也使得茶叶耐泡度有所降低,中后段茶汤的滋味落差会比常规注水方式稍大一些。这并非茶品之短,而是冲泡方式选择带来的不同侧写。
回归这款7581熟砖本身,其核心品质依然坚挺:
1、纯净干仓,底蕴雄厚:无论以何种方式冲泡,其干净纯粹的陈香、菌香、面包香始终如一,无任何杂异味,这是纯干仓仓储赋予的最大价值。
2、滋味醇厚,体感通透:“甘甜”“顺滑”“厚实”是其风味核心。本次品饮中显现的“轻微酸感”(能迅速化开生津)和持久的“清凉感”,则是其活性与内质丰富的高级表现,饮后身体温暖舒畅,喉韵绵长。
3、性价比之王,藏饮两宜:在三位数的价格区间内,能体验到如此干净、醇厚且拥有丰富体感的老熟茶,7581熟砖依然是那个无可替代的“国民熟砖”。它经得起不同冲泡方式的探索,也值得放入茶仓,等待时光赋予它更多的惊喜。
此番申时之饮,以铜壶激其锋芒,窥见了它雄浑厚重的一面。而这,也正是老茶品鉴的乐趣所在——同一片茶,在不同时光、不同手法下,总能给你相似的温暖,与不同的感动。
普洱茶选购、咨询,请添加艾文华老师个人微号:814917310
频道总排行
频道月排行
-
XY定制款勐海茶厂1999年绿大树14公斤茶柱:兰香、野韵、唇齿凉!
-
艾老师选茶:品鉴2003年下关特级青饼铁饼
-
“平生未遇此等茶”的姊妹篇:益木堂2018年薄荷塘,纯净蔗糖甜VS名山溢价
-
老茶圈顶流绿大树,勐海茶厂99绿大树茶柱品鉴:香入骨髓,凉透唇齿
-
老茶客值得关注的高等级之作:1997年7262熟饼的甜润与气韵
-
鸿泰昌80年代易武熟茶品鉴:酸后转甜,麦香参韵,胸有暖团气自生
-
比88青更亲民!这款被低估的99年傣文青饼,现在喝刚刚好
-
【老茶鉴赏02】经典延续:从红丝带绿印到302批7542青饼
-
90年代初纯干仓老生茶实录:参香药韵显,体感强,耐泡度高!
-
40年陈香!80年代易武野放古树茶青沱品鉴:喉韵穿透+体感炸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