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叶热点:遭遇职业打假,“香茗源”赢了!
2018年12月16日,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平安大街的香茗源茶楼走进了一位王姓男顾客,他选择了台湾贵族茶园生产的阿里山乌龙茶试喝。
-
安明霞:蓬勃发展的茶文化
中国茶文化萌芽于两晋、南北朝之际,形成于唐代,后经历代发展,不断补充完善,才形成中国茶文化的今天的格局。本篇文章将重点论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茶文化的发展历程。
-
「媒眼看国茶」大湾区专场:媒体精英热议湾区茶业新机遇
「媒眼看国茶」论坛是有“全球茶业第一展”之称的中国(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的重点品牌活动,创办于2014年,每年在广州茶博会上举行,论坛内容主要是权威媒体人盘点中国茶业年度十大
-
我国首个《陈年普洱茶》团体标准正式发布
2019年12月6日,由广东省茶文化研究院牵头制定,国内普洱茶重要科研机构和业界知名品牌参与制定的团体标准T TEA002《陈年普洱茶》正式发布,该标准将于2020年2月1日起实施。
-
茶业“野蛮化”不是“商业化”「央视曝普洱茶乱象」
最近,央视新闻曝光了云南易武保护区毁林种茶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近年来普洱茶广受追捧一路价升,云南毁林种茶行为已呈泛滥之势。
-
保护区内“毁林种茶”谁给的胆?「央视曝普洱茶乱象」
11月26日晚,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栏目以《哭泣的“绿肺”》为题,报道了易武州级自然保护区内毁林种茶的有关情况,迅速在网络上和公众中激起了强烈的舆论反响。
-
中国茶需要更多IP!“中国茶业趋势论坛”在沪举行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做大茶品牌、做强茶产业,提升“华茶”国际影响力,是开创华茶新时代、践行文化自信的重要方式。
-
《一知开讲》第二讲:企业外脑方一知说普洱茶产品
我们外脑团队帮茶企设计过系列产品、明星产品、战略大单品,以及产品矩阵,比如版纳古茶·梦想60,60款古树茶组成的产品矩阵,但是也没有打造茶界经典产品的实战经验。
-
联合国宣布:5月21日为“国际茶日”
“国际茶日”的设立是由中国推动的,这是世界对中国茶文化的认同,将有助于我国同各国茶文化的交融互鉴,茶产业的协同发展,共同维护茶农利益。
-
时评|砍树烧山种树的个别茶农,回头是岸「央视曝普洱茶乱象」
两篇文章,其实说的都是一件事:云南西双版纳勐腊县易武镇国有林内的原始森林被大面积破坏,破坏的手段包括:随意砍伐原始森林里的古树,烧荒开垦土地,违法搭建棚房,随意丢抛无法降
-
普洱茶早点走出“生态魔咒”「央视曝普洱茶乱象」
山头古树普洱茶一旦越过法律红线,就会变成“美丽的陷阱”。
-
云南农业大学科学家用微生物组学技术探秘普洱茶渥堆发酵机理
基于团队十余年来对普洱茶微生物及发酵作用的相关研究,构建了普洱茶微生物发酵作用模型(图8)。
-
死贵的国有林普洱茶,其实是赃物「央视曝普洱茶乱象」
云南茶界要珍惜自身声誉,请从对国有林说不开始。
-
央视曝普洱茶乱象:铜箐河、薄荷塘等“国有林”古树茶被点名
易武镇曼撒村的“薄荷塘”是最近几年,声名鹊起的一个古树茶山头,价格从最初的每公斤干毛茶几百元,一路飞涨,今年春茶采摘季,一公斤薄荷塘的古树茶价格已经超过了一万元。
-
小罐茶:用消费者思维做市场
2019年度“创新中国茶”论坛上,小罐茶创始人、董事长杜国楹分享了小罐茶的产品逻辑,展示了小罐茶的“逆行探索”。
-
《一知开讲》第二讲:如何打造出一款经典的普洱茶产品?
经典产品或战略大单品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也是企业做强的重要基础。很多企业的产品很多,但很杂很乱,没有核心拳头产品和战略大单品,竞争力往往就不足,产品这关都过不了,何谈品
-
首届中国(琶洲)国际专业展知识产权保护论坛在广州举行
11月21日下午,中国(琶洲)国际专业展知识产权保护论坛(茶产业专场)在广州隆重举行。活动由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海珠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指导,琶洲会展与数字经济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
茶界第二位院士产生,湖南农业大学刘仲华当选
湖南农业大学教授、湖南农业大学茶学学科带头人、茶学博士点领衔导师、药用植物资源工程学科带头人、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刘仲华,成功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
2019年度中国茶行业十大事典「年度盘点」
据茶周刊图文报道:月22日下午,“健康中国媒眼看国茶·中国茶业年度十大事典”论坛在广州茶博会上16 3馆红棉会议室隆重举行。公布了2019年度中国茶行业十大事典。分别是——
-
“健康中国”论坛为何引爆广州茶博会?
对话国医大师,探索科学养生,解密健康管理,这些与茶叶消费者息息相关的话题吸引来了众多茶友,以至于论坛中,有很多茶友无法进入会场,只好在场外听嘉宾演讲。广州茶友的热情可见一
-
普洱茶大旱之年防大灾(2020年普洱茶行情将如何呢)
大旱之年如何延续普洱茶生命力、保护好古茶树、培养新生代大茶树、广泛开发荒山茶、升级换代台地茶,提升茶青品质,确保茶树不受灾、确保来年产出高品质茶青,长短结合、有取有舍,大
-
「创新中国茶论坛」不想被撞翻,茶业如何自救?
本次活动分为对话和分享两个环节。中国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贵卿、小罐茶创始人杜国楹、奈雪の茶创始人彭心及功夫财经联合创始人王牧笛结合自身经验,与在场听众探讨中国茶产业的现状
-
茶界“大师”乱象透视
在“大师”称谓泛滥、降格、变味的演变浪潮中,茶界“大师”也加入其中,特别是有一定做茶时间者,多以“大师”命名。首先需要确认的是,茶界“大师”有权威认定机构吗?
-
从云南“十大名茶”看一款好茶应具备的五个优秀基因
“十大名茶”中,既有几十元一个的下关沱,又有上千元一片的老班章,相比数万元的山头茶古树茶,它们并不是品质差,而是凸显出另一个优势——性价比。
-
中国公众标准茶打响第一枪
“北方不产茶,所以我们对茶的了解知之甚少,亟须一种官方认可的公众标准茶,为我们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