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级”普洱茶体验|60年代英敏号干仓珍品,存量稀缺,慢品方知其妙 2025-08-05 01:01:00 作者:艾老师选茶 来源:爱普茶网 浏览:

——【龑王牌】喝有温度的茶,做有温度的人
【龑王牌】小众名山茶文化品牌,距离百年茶企品牌还有94年
茶,几经翻滚,见质;人,几番往来,见心。
近来,这饼来自60年代的英敏号老生茶,成了龑王家茶席上的常客。每一次冲泡,都像是与一位睿智的老者对话,滋味愈品愈深,愈喝愈觉其妙。关于它的赫赫声名,在资深茶客圈中早已无需赘述,诸多茶谱典籍、甚至拍卖场上都留有它的印记。而对于初识普洱的新茶友,它则是一扇通往时光深处的大门,静静诉说着半个多世纪的风华。
此茶为七饼一提,竹壳包扎,品相难得地保持着纯净的干仓状态。单饼为裸饼,无绵纸包裹,这是那个年代的特征之一。龑王家有幸珍藏的这批英敏号,总数仅21饼,数量极其有限。此前开1饼用作品鉴,售出少许,如今仅余13饼藏品。对于深谙其价值的老茶人,可斟酌分享一两饼,实不忍割舍过多。
观干茶,条索细碎,偶见自然陈化形成的白霜。轻嗅干茶,陈香、参香、药香交织融合,纯净而浓郁,无杂味或潮气,仓储之佳,可见一斑。
一、品鉴实录:参香药韵,米汤丝滑,体感通透
茶器:160毫升柴烧壶
茶量:8.05克
用水:山泉水
温壶烫盏后投茶,干茶在热气的激发下,参香、药香、菌香愈发清晰纯净,沁人心脾。
洗茶一道,红宝石般璀璨的茶汤倾泻而出,耀眼夺目。茶底香气更为饱满,参香、药香、菌香、陈香层层叠叠,浓郁且纯净。杯底香亦是参香、老木香、药香缭绕。
品鉴头道茶汤:入口,甜润丝滑感瞬间包裹舌尖。参香药韵是绝对的主角,汤汁饱满厚实,滋味纯净无匹。饮罢,满口留香,余韵悠长。
品鉴第二道茶汤:入口即香,参香药韵愈发显著。汤感丝滑厚实如米汤,滋味纯净饱满。唇齿间开始感受到生津回香与回甜,茶力初显。
品鉴第三道茶汤:入口清甜先行,参香药韵依然主导(有老茶友品出轻微的奶香)。一丝微妙的果酸点缀其间,令滋味更富层次。汤感顺滑,米汤感持续。
品鉴第四道茶汤:香甜润滑是主调,参香药韵沉稳有力(亦有茶友捕捉到微妙的烟香底蕴)。饮后,唇齿间泛起清凉感,汤体的粘稠度清晰可辨。
品鉴第五道茶汤:甜润感持续累积。参香、坚果香成为亮点,樟木香、糖香逐渐清晰。滋味醇厚顺滑,饮毕,满口留香,参香药韵浓郁不散。
品鉴第六道茶汤:甜润感持续提升,参香、坚果香依旧显著。微弱的酸感再次浮现,平衡着厚重的滋味。茶汤厚实纯净,顺滑饱满,此时体感与气韵开始显现,周身舒畅。
品鉴第七道茶汤:入口顺滑依旧,参香、坚果香、陈香、糖香交织融合,滋味饱满厚实。体感气韵持续加强,暖意融融。
品鉴第八道茶汤:参香药韵、陈香陈味成为主导,滋味饱满纯净,汤感顺滑,粘稠感依旧明显,体感气韵通达。
品鉴第九道茶汤(闷泡6分钟):入口,参香药韵、坚果香、陈香、甜香汇聚一堂,茶汤粘稠、顺滑、饱满达到高潮。饮尽,满口甜润,香气久久萦绕不散。
二、品饮心得:满口皆香,醇厚如米汤,体感通达
这款60年代的英敏号老生茶,其魅力在于慢品。它最适合三两知己,静坐一隅,从容注水,细细感受每一道茶汤的微妙变化。按此冲泡节奏,八道之后,适当延长闷泡时间,更能充分释放其深藏的底蕴。
1、冲泡建议
洗茶:快进快出,轻柔唤醒茶叶即可。
器具:推荐保温性好的高温烧制茶器(如紫砂壶、柴烧壶)。
用水:富含矿物质的优质山泉水为佳,更能激发茶性。
手法:前几道宜快出汤,感受其清雅变化;中后段可依滋味渐次延长浸泡时间,榨取精华。
2、核心体验
每一口啜饮这跨越半个多世纪的老茶,都是对时间的礼赞,是极其奢侈的味觉与精神享受。这款茶尤为突出的特质在于:
(1)岁月陈韵:陈化年份久远,老茶特有的韵味(陈香、参香、药香)醇厚悠长,底蕴十足。
(2)汤感卓绝:入口甜润是基调,汤体饱满厚实,拥有如米汤般的粘稠度与丝绸般的顺滑感。
(3)回味悠长:回甘生津清晰有力,回香持久(参香、药韵、木香等),饮后唇齿留香,并伴有清凉感。
(4)体感强烈:体感气韵显著,饮后周身暖融舒畅,通达有力,是老茶能量充沛的体现。
(5)香型纯净高雅:香气层次丰富(陈香、参香、药香、菌香、坚果香、樟木香、糖香等),且纯净度高,无杂异味,尽显干仓存储的优越性。
三、结语
此品,是时光淬炼的珍宝,是普洱茶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星辰。它凝结了岁月的精华,展现着干仓老茶至纯至真的魅力。龑王家现存的13饼,是分享,亦是珍藏。它更适宜老茶研究者、资深玩家品鉴收藏,每一饼都承载着不可复制的历史与味觉记忆。新茶友或许需待时日,方能领略其深邃之境。
更多存世精品老茶推荐,敬请点击进入爱普茶网《艾老师选茶奢侈品存世老茶》专题。
普洱茶选购、咨询,请添加艾文华老师个人微号:814917310
频道总排行
频道月排行
-
一口沦陷的温润甜醇!品鉴2003年易武私家茶的极致享受【艾老师选茶】
-
“大白菜烟香”的班章老茶!1999年玫瑰绿班章青饼:烟香入汤,气韵绵长
-
品鉴70年代鸿泰昌远年七子饼老茶:药香沉厚,非寻常之味
-
参香×药韵×米汤感|港仓40年鸿泰昌青饼品鉴:老茶教科书级体验
-
喝过才懂:昆明茶厂90年代绿印熟沱,这参香与甘润,还有那通透的体感!
-
甜过初恋!2003年易昌号极品:入口即化,汤感甜柔,喝到满口生津
-
30年陈化惊艳四座!这款下关双飞红印铁饼,第4泡开始封神
-
开汤惊艳!99年傣文青饼测评:茶汤竟像蜂蜜水!老茶魅力拉满
-
艾老师选茶:再品华联定制款2004年班章王500克大饼
-
【老茶鉴赏06】2003年商检版301批7542青饼:被低估的烟香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