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鉴70年代鸿泰昌远年七子饼老茶:药香沉厚,非寻常之味
2025-07-02 01:09:28   作者:艾老师选茶   来源:爱普茶网    浏览:

这款鸿泰昌70年代远年七子饼青饼,其味其韵,绝非寻常茶客所能轻易驾驭。初段药香之浓烈如饮汤药,足以让不惯此味者却步。

爱普茶网创始人艾文华先生近照

——【龑王牌】喝有温度的茶,做有温度的人

【龑王牌】小众名山茶文化品牌,距离百年茶企品牌还有94年

茶,几经翻滚,见质;人,几番往来,见心。

在普洱茶的时间长河里,七十年代的老茶如同沉寂的星辰,可遇难求。近日龑王家「艾老师选茶」栏目推出的鸿泰昌70年代远年七子饼青饼,便是一份穿越半个世纪而来的厚重茶礼。

图为70年代鸿泰昌远年七子饼生茶

1、初探真容:岁月刻痕

干茶条索已显疏松之态,边缘偶见炭化印记。轻嗅之下,沉稳的陈香如古木低语,木质气息幽然。仓储极其干净,无杂味。取茶9.8克,投入180毫升紫砂壶中,干茶在热气激发下,竟逸出奇妙的糖香与一丝类似“干巴洋芋”的独特气息。

图为70年代鸿泰昌远年七子饼生茶

图为70年代鸿泰昌远年七子饼生茶

2、洗茶两巡:底蕴初显

图为70年代鸿泰昌远年七子饼生茶

洗茶头道,汤色已是深沉的枣红,倾出汤水,茶底释放出浓郁樟木香、雕梅般的酸甜果韵与厚重陈香。洗茶二道,汤色依旧,而杯香更显内敛纯粹,沉郁的木香如老屋梁柱,无声诉说沧桑。

图为70年代鸿泰昌远年七子饼生茶

3、品鉴启程:药韵奔涌

头道茶汤:一入口,一丝微妙酸感瞬间被汹涌的药香药韵覆盖。滋味饱满厚实,舌尖迅即泛起生津。饮罢片刻,齿间竟掠过一丝冰凉,喉底回涌的,仍是那挥之不去的浓烈中药韵味。

图为70年代鸿泰昌远年七子饼生茶

第二道茶汤:汤感愈发细腻丝滑,饱满度不减,参香悄然融入药香主调。生津回甘如约而至,那独特的药韵,已深深烙印于喉咙深处。

图为70年代鸿泰昌远年七子饼生茶

第三道茶汤:茶体透亮,丝滑包裹舌尖。饱满的滋味带来迅猛生津,体感气韵如潮水般强烈上涌,药香药韵成为绝对主宰。

图为70年代鸿泰昌远年七子饼生茶

第四、五道茶汤:沉郁的樟木香与沉香交织萦绕,汤体依旧饱满丝滑,生津回甘持久强劲。体感气韵愈发显著,饮后打嗝不断,药香药韵持续从喉部深处悠然回返。

图为70年代鸿泰昌远年七子饼生茶

4、中后程:气韵绵长,渐归平淡

第六道茶汤:汤中甜润感悄然滋长,香气微妙转向类似“冬瓜木”的清香,但汤体的饱满厚实仍在支撑。

图为70年代鸿泰昌远年七子饼生茶

第七道茶汤:汤体转为橘红,沉木之香依旧清晰可辨,滋味饱满,丝滑中甜润渐成主角。

图为70年代鸿泰昌远年七子饼生茶

第八、九道茶汤:甜润成为主调,汤感细腻依旧,“无味之味”的境界开始显现,饱满度虽存,锋芒已敛。

图为70年代鸿泰昌远年七子饼生茶

第十道茶汤(闷泡三分钟):橘红汤体油润动人,药香药韵再次被唤醒,饱满厚实中透出些许苦韵,生津依然迅猛,强烈的气韵体感为这场跨越时间的对话画下浓重句号。

图为70年代鸿泰昌远年七子饼生茶

图为70年代鸿泰昌远年七子饼生茶

5、品鉴余思:时光的重量

这款鸿泰昌70年代远年七子饼青饼,其味其韵,绝非寻常茶客所能轻易驾驭。初段药香之浓烈如饮汤药,足以让不惯此味者却步。它更像一部用岁月书写的典籍,药香沉厚如参汤是其最鲜明的灵魂烙印,汤体丝滑饱满是时光沉淀赋予的珍贵质地,而饮后强烈的体感气韵,则是老茶内劲最直观的证明。

图为70年代鸿泰昌远年七子饼生茶

图为70年代鸿泰昌远年七子饼生茶

然而,时光亦留下痕迹:开汤时那抹细微酸感,粗老原料与自然老化带来的有限耐泡度,都是真实存在。它并非日常品饮的“适口”之选,其文物的收藏与历史见证价值,已然超越了单纯的品饮愉悦。

图为70年代鸿泰昌远年七子饼生茶

若你已踏遍普洱江湖,渴望一窥七十年代风土遗韵,此茶可作朝圣路上的惊鸿一瞥。若你仍在寻觅日常杯中至味,或许八十年代的鸿泰昌熟茶,更能以温润醇厚抚慰身心。这饼老茶,是写给时间的颂歌,亦是写给资深茶人的一封挑战书——那份沉郁药香与心慌体感,正是半个世纪光阴,在杯中沉甸甸的回响。

本文系爱普茶网艾老师选茶栏目撰写发布。

普洱茶选购、咨询,请添加艾文华老师个人微号:814917310

热词搜索: 鸿泰昌 远年七子饼 老茶 鸿泰昌老茶

上一篇:心慌!打嗝!齿凉!鸿泰昌70年代远年七子饼:古董老茶的药香与体感迷局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