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饼绝版老茶!60年代英敏号干仓品鉴实录:茶汤红如宝石,参香药韵盈喉
2025-09-08 09:57:34   作者:艾老师选茶   来源:爱普茶网    浏览:

余量13饼,仅待深谙陈茶之妙的行家。新茶友恐难懂其苍劲,老茶人自明:这一口入喉,饮下的何止是茶,更是滚烫的、流动的历史。
爱普茶网创始人艾文华先生近照

——【龑王牌】喝有温度的茶,做有温度的人

【龑王牌】小众名山茶文化品牌,距离百年茶企品牌还有94年

茶,几经翻滚,见质;人,几番往来,见心。

60年代英敏号老生茶,在茶界早已是一部无声的史诗。新茶友或许陌生,老茶客却心领神会——茶谱典籍中常见其名,拍卖场上亦有其踪。此茶以7饼成提,竹壳包扎,干仓存储。单饼为裸饼,无棉纸包装。龑王家仅存21饼,开一饼自品,售出数饼,现余13饼,愿与懂茶之人惜缘分享。

图为60年代英敏号青饼

图为60年代英敏号青饼

一、初见:风霜刻画的形与香

干茶,条索细碎,老化迹象显著,偶有白霜。轻嗅之,陈香沉稳如古书,参香清雅似山野,药香醇厚若丹方,菌香隐约浮动,仓储极净。

图为60年代英敏号青饼

二、品鉴实录:一盏红霞入喉深

茶器:160ml柴烧壶

投茶:8.05克

用水:山泉活水

图为60年代英敏号青饼

醒茶一道:沸水轻润,茶底瞬释参香、药香、菌香,交融如雾;汤体红亮似宝石,澄澈夺目;杯壁挂香,老木沉韵与药香萦绕不散。

图为60年代英敏号青饼

1-2道:茶汤滑入喉间,如绸缎铺展。参香药韵顷刻满溢,汤质厚若米浆,甜润纯净。饮罢唇齿生香,舌底鸣泉,回甘悄然而至。

图为60年代英敏号青饼

第3-4道:甜意愈显,隐透果酸灵动。参香主调中,老茶客辨出轻浅奶香与烟韵。喉间渐生清凉感,汤体稠滑如蜜,粘杯挂壁。

图为60年代英敏号青饼

第5-6道:樟木香、坚果香、糖香次第登场,滋味醇厚如故。体感渐显,暖意自胸腔蔓延至四肢,气韵绵长。

图为60年代英敏号青饼

第7-9道(第9道6分钟闷泡):陈香与糖香成为主角,汤汁依旧饱满。参香药韵化作余音,粘稠茶汤中仍凝着时光的力量,饮罢通体温润,喉韵甘甜持久。

图为60年代英敏号青饼

三、茶之魂:四重境界见真章

1、岁月之韵:60载干仓陈化,老茶骨相尽显。白霜为证,香气入髓,每一口皆是半世纪风土的凝缩。

2、汤感之妙:米汤般的稠滑包裹舌尖,甜润如泉涌。丝滑质感与饱满滋味交织,茶汤入喉仍有形。

3、气韵之力:暖流自腹腔升腾,通达指尖。回香从喉底反哺口腔,生津汩汩,余韵悠长得像一首慢诗。

4、香型之雅:参香清透、药香沉郁、菌香野逸、樟木香苍劲…诸香纯净而层次分明,无杂味干扰,唯有时间雕琢的高雅。

图为60年代英敏号青饼

四、品饮之道:以敬慎之心对老茶

器具:柴烧壶、紫砂壶为佳,聚香存温

用水:富含矿物质的山泉,方显茶骨

冲泡:首道快洗轻润,前五道即冲即出,六道后逐次增时。忌猛冲久浸,温柔待之,老茶方展深韵。

图为60年代英敏号青饼

五、结语:与知己共享时光的奢侈

此茶宜三两旧友,围炉静坐。壶中红汤渐淡,言笑间茶气盈室。饮至第八道,闷上六分钟,看最后一道茶汤升起暖烟——那是老茶最后的深情告白。

余量13饼,仅待深谙陈茶之妙的行家。新茶友恐难懂其苍劲,老茶人自明:这一口入喉,饮下的何止是茶,更是滚烫的、流动的历史。

注:本文所述品感基于龑王家藏干仓茶品,仓储环境为茶质根本,存茶如养玉,不可不慎。

老茶封面图

更多存世精品老茶推荐,敬请点击进入爱普茶网《艾老师选茶奢侈品存世老茶》专题。

本文系爱普茶网艾老师选茶栏目撰写发布。

普洱茶选购、咨询,请添加艾文华老师个人微号:814917310

热词搜索: 英敏号 英敏号老茶 艾老师选茶 干仓茶

上一篇:被誉为“未来八八青”,这款301批商检版7542青饼在白露喝出了什么变化?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