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汤九道,越喝越不懂!鸿泰昌2001年远年七子饼的“药香苦韵”之谜
2025-06-08 19:20:07   作者:艾老师选茶   来源:爱普茶网    浏览:

今日品鉴的2001年远年七子饼青饼(茶庄版),原料来自倚邦古茶山,历经二十余年陈化,呈现出独特的药香木调风格。

爱普茶网创始人艾文华先生近照

——【龑王牌】喝有温度的茶,做有温度的人

【龑王牌】小众名山茶文化品牌,距离百年茶企品牌还有94年

茶,几经翻滚,见质;人,几番往来,见心。

在普洱老茶界,鸿泰昌茶庄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这家创建于1926年的老茶庄,最初扎根于古六大茶山之一的倚邦,创始人高鸿昌以当地优质茶青为原料,打造出了许多令人称道的普洱茶作品。上世纪三十年代,鸿泰昌更是将版图扩展至泰国,堪称普洱茶历史上的第一个“普洱帝国”。

图为鸿泰昌2001年远年七子饼青饼

近日,龑王家有幸品鉴了三款鸿泰昌的老茶作品。今日品鉴的2001年远年七子饼青饼(茶庄版),原料来自倚邦古茶山,历经二十余年陈化,呈现出独特的药香木调风格。

图为鸿泰昌2001年远年七子饼青饼

图为鸿泰昌2001年远年七子饼青饼

一、初识:干茶与洗茶

取8.36克干茶置于茶则,首先扑鼻而来的是浓郁的陈香陈味,夹杂着些许仓味,细闻之下还有甜香浮动。选用170毫升紫砂壶,闻杯洁具时,竟捕捉到一丝香椿的气息,再闻又似晒干萝卜丝的清香,令人对即将展开的茶事充满期待。

图为鸿泰昌2001年远年七子饼青饼

图为鸿泰昌2001年远年七子饼青饼

洗茶两道。头道洗茶汤金黄透亮,茶底散发出明显的陈香陈味,略带仓味,杯香以陈香为主,甜香为辅。第二道洗茶汤更加油润透亮,杯香,蜜香、糖香愈发显著,茶底则透出木质香气。此时的茶汤已然展现出它的魅力:入口甜润清爽,顺滑厚实,饮后唇齿间竟泛起一丝凉意。

图为鸿泰昌2001年远年七子饼青饼

二、品鉴:九道茶汤的蜕变

头道茶汤入口,轻烟,陈香显著。汤感如丝般顺滑,稠厚似米汤,饮后喉咙处回甘涌现出樟木香气,杯底留香持久,陈香与甜香交织,凉感明显。在这炎炎夏日,饮此一杯,顿觉身心舒畅。

图为鸿泰昌2001年远年七子饼青饼

第二道茶汤延续了甜润顺滑的特点,在入口的瞬间,隐约捕捉到一丝樟木香,陈香陈味愈发明显,甜度持续攀升。“滑”是最直接的感受,仿佛丝绸拂过舌尖。

第三道茶汤将饱满厚实的特点发挥到极致,汤感之丝滑堪比老熟茶。饮后,陈香、糖香、樟木香在口腔中次第绽放,层次分明。

图为鸿泰昌2001年远年七子饼青饼

转折出现在第四道茶汤。药香开始崭露头角,与樟木香共同构筑起茶汤的主调,喉咙处的丝滑感依旧,甜度居高不下。待茶汤稍凉,一丝苦韵悄然浮现。这苦不涩不燥,反而为茶汤增添了立体感。

图为鸿泰昌2001年远年七子饼青饼

图为鸿泰昌2001年远年七子饼青饼

第五道茶汤将这种转变推向高潮。药香陈韵成为主角,苦韵更加明显,且随着茶汤温度降低而增强。一至五道茶汤,从最初的丝滑甜润,逐渐走向药香苦韵,这种变化令人不禁感叹:好茶如书,越读越觉深奥。

六至九道茶汤则趋于稳定。第六道延续药香与樟木香的主调,略带苦韵;第七道重现丝滑质感,生津回甘明显;第八道“入口即甜”的特点尤为突出;至第九道,木质香成为主导,生津回甘持久,甜润度始终保持高位。

图为鸿泰昌2001年远年七子饼青饼

图为鸿泰昌2001年远年七子饼青饼

图为鸿泰昌2001年远年七子饼青饼

三、回味:时光雕琢的韵味

这款2001年远年七子饼青饼(茶庄版),完美诠释了优质普洱茶随时间演变的魅力。倚邦茶青特有的山野气韵,经过二十余年的陈化,转化为复杂的香气层次:陈香、药香、樟木香、糖香交替呈现。茶汤从始至终保持着惊人的稠厚度和丝滑感,甜度持久,苦韵恰到好处地为整体风味增添深度。

图为鸿泰昌2001年远年七子饼青饼

图为鸿泰昌2001年远年七子饼青饼

与之前品鉴的80年代鸿泰昌易武熟茶相比,这款生茶更显活力。熟茶的参香、麦秸香带来的是温润如玉的体验,而生茶的药香木调则展现出更多的变化与力道。二者各具特色,却都印证了鸿泰昌茶庄对原料和工艺的精准把控。

图为80年代鸿泰昌云南七子饼茶易武熟茶

品茶至此,不禁遥想当年鸿泰昌茶庄在倚邦初创时的景象。近一个世纪过去,茶庄虽历经变迁,但这些留存下来的老茶,依然在诉说着那段辉煌的历史……

老茶封面图

更多存世精品老茶推荐,敬请点击进入爱普茶网《艾老师选茶奢侈品存世老茶》专题。

本文系艾老师选茶栏目原创,首发爱普茶网。

普洱茶选购、咨询,请添加艾文华老师个人微号:814917310

热词搜索: 鸿泰昌 远年七子饼 老茶 鸿泰昌老茶

上一篇:30泡不掉味!90年代金花绿印vs80年代大红印,老茶对决谁更绝?
下一篇:炎夏喝什么?2001年这款鸿泰昌远年七子饼,甜润带凉感,越泡越惊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