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易武正山高级红印青饼品鉴:一款扎实的“口粮茶”,仅此而已
2025-11-15 00:23:20   作者:艾老师选茶   来源:爱普茶网    浏览:

前几日,一位老友上门,带来一饼2003年的易武正山高级红印青饼,说是让我一起喝喝看。打开包装,见到这熟悉的包装,心里微微一怔

爱普茶网创始人艾文华先生近照

——【龑王牌】喝有温度的茶,做有温度的人

【龑王牌】小众名山茶文化品牌,距离百年茶企品牌还有93年

茶,几经翻滚,见质;人,几番往来,见心。

前几日,一位老友上门,带来一饼2003年的易武正山高级红印青饼,说是让我一起喝喝看。打开包装,见到这熟悉的包装,心里微微一怔——今年六月也曾喝过一款包装近似的茶,那是1999年的易武正山高级红印青饼,也是这位朋友带来的。

图为2003年易武正山高级红印青饼

于是冲泡前,我又认真问他,是不是同一批茶。他摇摇头,说之前那批1999年的早已售完,今天这一饼是2003年的,仓储比之前那款更好,烟香也更高扬。

图为2003年易武正山高级红印青饼

说实话,看到这相似的包装,心里不免有些阴影。上一回的体验并不算愉悦,而这一回,也只能耐着性子,试上一试。

图为2003年易武正山高级红印青饼

结果呢,确实比1999年那款略好一些,但离我心中“优秀老茶”的标准,仍有距离。整体而言,它属于可以日常饮用的口粮茶,并不惊艳,但仍有可说之处。

图为2003年易武正山高级红印青饼

一、品鉴实录

茶品:2003年易武正山高级红印青饼

干茶:陈香与烟香显著,条索紧结,仓储干净

取茶:5.99克(未醒茶)

器具:120毫升紫砂壶

用水:珍茗山泉水

烫壶温杯之后,干茶入壶,轻摇之下,陈香、烟香与木质香徐徐释放,干净而沉稳。

图为2003年易武正山高级红印青饼

洗茶两道

头道洗茶,汤体明黄透亮。茶底初现草木香,略带青臭;杯底则陈香浓郁,兰香清雅。

第二道洗茶,汤体金黄,油润感明显。茶底烟香更显,草木气息依旧;杯香仍旧沉稳,兰香未散。

图为2003年易武正山高级红印青饼

正式品饮

头道:入口甜润,蜜甜感清晰,陈香落于汤中,生津回甘来得快。

图为2003年易武正山高级红印青饼

第二道:茶汤饱满,苦意初现,与甜交织,口感厚实。饮后口腔清凉,生津持续。

第三道:烟香更显,苦韵略重,汤感浓酽。这一道饮罢,喉间似有药香余韵,清凉感也更清晰。

图为2003年易武正山高级红印青饼

第四道:烟香依旧突出,有人喜其为“烟韵”,我则觉得略带“烟臭”。茶汤仍然甜润饱满,生津强,回韵长,清凉感持续。

第五道:烟香不减,苦意仍在,蜜甜始终贯穿。口感稳定,未出现层次上的推进。

图为2003年易武正山高级红印青饼

第六道:甜润如旧,苦与烟始终相伴,茶汤力度未减,留存感持久。

第七道:甜度依旧突出,苦意渐软,烟香略收,汤感适中,仍是平稳的一泡。

图为2003年易武正山高级红印青饼

第八道:至此,茶汤风格未有大变,甜、苦、烟三者依旧平衡,稳定得近乎固执。

第九道(闷泡3分钟):苦韵再次凸显,茶汤依然厚实,耐泡度确实不错。饮后喉底返出苦韵,久久未散。

图为2003年易武正山高级红印青饼

二、品鉴小结

这款茶,从头道茶汤到闷泡,风格非常统一。优点在于:甜润感贯穿始终,蜜甜清晰;苦韵虽强,但化开后有持续的清凉感;耐泡度高,第九道闷泡仍未见水味。

图为2003年易武正山高级红印青饼

不足之处,也正在于它的“稳”。除了苦与甜、烟香的此消彼长,整场茶喝下来,缺乏清晰的层次转变。喝到后半段,不免有些单调。此外,青味与烟香的处理,也未达到干净醇和的境界,仍带些许杂感。

头道汤最是吸引人,甜润清爽,教人期待。但随后的每一泡,风格如一,未带来更多惊喜。于我而言,这是一款“喝得懂,但爱不深”的茶。它不差,甚至在某些方面表现扎实,但终究未能触及味觉的深层触动。

图为2003年易武正山高级红印青饼

或许,正如老茶之路,并非每一饼都通往惊艳。有些茶,是路上的风景;有些茶,才是终点。这一饼,于我,只是路过。

温馨提示:本品系龑王家茶友交流的存品,品鉴感受仅为个人体验,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老茶封面图

更多存世精品老茶推荐,敬请点击进入爱普茶网《艾老师选茶奢侈品存世老茶》专题。

本文系爱普茶网艾老师选茶栏目撰写发布。

普洱茶选购、咨询,请添加艾文华老师个人微号:814917310

热词搜索: 易武正山 红印青饼 口粮茶 艾老师选茶

上一篇:比99年仓储更好?2003年易武正山高级红印青饼,为何仍让我喝得心有疑虑?
下一篇:带着阴影开汤2003年易武正山高级红印青饼,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