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干净,入口即甜!80年代绿印熟沱的米汤厚实感,只有喝过的人才懂
2025-11-20 00:25:17   作者:艾老师选茶   来源:爱普茶网    浏览:

这款80年代的绿印熟沱,不是惊艳乍见的那类,而是细水长流、渐入佳境的陪伴。第九道闷泡之后的茶汤,才真正让我触碰到这款熟沱的魂:甜而不浮,厚而不滞,净而不薄。

爱普茶网创始人艾文华先生近照

——【龑王牌】喝有温度的茶,做有温度的人

【龑王牌】小众名山茶文化品牌,距离百年茶企品牌还有93年

茶,几经翻滚,见质;人,几番往来,见心。

龑王家「艾老师选茶」栏目今日品鉴的这款老茶,但就陈化年份,就足以令人心动——80年代绿印沱熟沱。这是一款叫人谗涎的老熟茶,也是一段可以品的时光。

图为80年代绿印沱

图为80年代绿印沱青沱

在老茶的世界里,80年代的茶总是带着几分高不可攀的气质。去年年五月,我们曾品过一款80年代绿印沱青沱,不仅价格不菲,更是一种味觉的奢侈。记得当时撬茶时,手都有些发抖——每撬一下,都是对岁月的惊动,也是对珍藏的不舍。得之不易,饮之更惜,一泡入喉,心疼三番。

图为80年代绿印沱熟沱

那款青沱的体感强烈,气韵绵长,茶汤均衡而饱满,即便冲至十泡,水感依旧不弱,实在难得。汤水厚实顺滑,初泡是浓郁的陈味与药香,仓味在前三泡尚有踪迹,到第四泡便悄然隐去。就连洗茶的水,都让人舍不得倒掉——到底还是单独留了一盏,待茶事将尽时,再回头轻抿一口。

图为80年代绿印沱熟沱

而今这款熟沱,则带来另一种感动。

一、品鉴实录

干茶:陈香沉稳,参香初显,仓储极为干净。

投茶:8.11克

器具:150毫升柴烧壶

用水:珍茗山泉水

温壶之后,茶叶入盏,陈香、参香、谷物香次第而来,干净、温暖,不带一丝杂染。

图为80年代绿印沱熟沱

洗茶两道

头道洗茶,汤体金黄透亮。茶底散发陈香、菌香、面粉香与谷物甜香,杯底则留下浓郁的陈韵与糖香。

图为80年代绿印沱熟沱

第二道洗茶,汤体橘红,泛着油润的光泽。茶底的面包香、谷物香与菌香更加明显,恍如春城茶厂80年代末的“春城铁饼”复生。杯底香中,陈香依旧,面粉香清浅萦绕。

图为80年代绿印沱熟沱

小啜一口洗茶汤,竟是入口即甜,汤体滑糯,甜润从舌面漫开,生津悄然。

正式品饮

头道,甜润立显,汤感顺滑饱满,生津迅速,饮后口中留下清晰的糖甜与清凉。

图为80年代绿印沱熟沱

第二道,甜中带厚,汤体如米汤般稠实,生津依旧,唯饮后微有燥意,应是茶性尚未完全舒展。

第三道,甜润清透,滋味饱满不减,喉间泛起清凉。

图为80年代绿印沱熟沱

第四道,甜中透出轻微苦韵,茶汤依然厚实,生津与清凉感持续。

第五道,甜润如初,陈香沉稳,回甘生津愈发明显。

图为80年代绿印沱熟沱

第六道,谷物香与糖甜成为主调,汤体仍旧饱满,喉韵清凉。

第七道,香气未减,陈香、谷物香、糖香交织,滋味依旧厚实。

图为80年代绿印沱熟沱

第八道,甜润中略带苦意,茶味略缓,生津与清凉仍在。

第九道(闷泡3分钟),甜度反而更加集中,如糖似蜜,饱满不减,生津回甘强劲,清凉感贯穿喉底。

图为80年代绿印沱熟沱

二、品鉴总结

整体而言,这是我第一次正式品饮这款熟沱,还未找到最佳的茶水比例,也未充分醒茶,因此这次体验并不算完全释放它的魅力。但即便如此,仍有几点令人难忘:

1、入口即甜,甜中带蜜,润而不腻;

2、生津回甘徐徐而来,喉底清凉持久;

3、仓储极净,香气层次丰富,陈而不浊。

图为80年代绿印沱熟沱

或许这一次投茶略少,也或许它更适宜以闷泡的方式慢慢逼出真味——就像对待一位含蓄的老者,不急不迫,才能听见他全部的故事。

第九道闷泡之后的茶汤,才真正让我触碰到这款熟沱的魂:甜而不浮,厚而不滞,净而不薄。原来有些茶,是要等到水静茶沉,才肯交出全部的深意。

图为80年代绿印沱熟沱

这款80年代的绿印熟沱,不是惊艳乍见的那类,而是细水长流、渐入佳境的陪伴。它不言语,却用一盅温润的汤水,将岁月熬成甘醇。愿下次再会时,我能以更从容的方式,与它好好对谈。

本文系龑王家艾老师选茶栏目原创,首发爱普茶网。

普洱茶选购、咨询,请添加艾文华老师个人微号:814917310

热词搜索: 绿印沱 熟沱 80年代老茶 艾老师选茶

上一篇:且喝且珍惜:一泡难得一遇的80年代绿印沱熟沱,滋味如此谗人
下一篇:连洗茶水都舍不得倒掉?一杯80年代绿印熟沱的极致甜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