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杂志:用生活化语言传播茶文化
2023-02-09 16:14:26   作者:逸品茶童   来源:普洱杂志    浏览:

如何让对泡茶品茶毫无基础的新茶友轻松入门呢?如何让茶之泡品的常识更好地传播呢?在不断地思考当中,我们发现,茶友们交流过程中有意无意使用的生活化语言很受欢迎,很容易传播开来

普洱杂志

柴米油盐酱醋茶。对于大众茶友来说,茶首先是生活品。因而,茶之泡品,应该生活化。逸品茶友会致力于传播实用型茶文化,一向主张让茶之泡品接地气、生活化。

近年来,逸品茶友会且思且试且探索,在传播实用型茶文化上,引导茶友们使用生活化语言,使得茶之泡品方方面面的常识更加通俗易懂,甚至一听就令人记住,形成了逸品风格的“食茶话”,受到茶友们的喜爱,也逐步通过逸品茶友广为传播。

本文尝试将逸品茶友会近年来在运用生活化语言传播实用型茶文化方面所做的探索进行浅述,抛砖引玉,以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共同为传播实用型茶文化作更多的探索与实践。

关于运用生活化语言传播实用型茶文化的思考

如何让对泡茶品茶毫无基础的新茶友轻松入门呢?如何让茶之泡品的常识更好地传播呢?在不断地思考当中,我们发现,茶友们交流过程中有意无意使用的生活化语言很受欢迎,很容易传播开来。

例如:用“茶好不好喝,要问嘴”“茶适不适自己,要问胃”的语言来表达择茶要遵循“适口”“适体”的原则;用“喝泡便知”来表达“开汤论茶”的观点;用“好喝切要”来表达茶的价值要落到“喝”上这一观点。这些语言,贴近生活、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大多数茶友一听就明白,容易记住,还乐意使用,往往活跃了交流的气氛,也让新茶友轻松入门。

生活化语言来源于生活,能够令人产生亲切感,往往还能产生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例如,茶友群一开始经常碰到一些茶友拍个包装纸或干茶图就来询问这个茶如何,我们反复使用“喝泡便知”来强调必须开汤论茶,很快茶友们便接受了这个观点,后来每遇到这种场景,茶友们就自然而然地用上这句“喝泡便知”。

基于以上的思考及实践,逸品茶友会开始有针对性地引导茶友们使用生活化语言交流。

普洱杂志

生活化语言在传播实用型茶文化上的运用案例

如何把茶泡好?这是很多茶友最关心的问题,这也是多年来逸品茶友会经常遇到新茶友提到的问题。往深里讲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如果长篇大论那会把新茶友吓跑。

我们先告诉茶友们,泡茶其实不难,泡着泡着就熟悉了,“无他,惟手熟尔”嘛。进而,我们通过总结,再把这个问题简单化,告诉茶友们,一杯茶泡出来好不好,都与“茶、水、器、人”泡茶四要素有关系(可参阅笔者刊于《普洱》杂志2018年2月刊《泡茶四要素——茶、水、器、人》一文),引导茶友对影响泡茶因素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再从微观上去细分各个要素的因子所产生的影响。

在衡量一泡茶有没有泡好时,我们换了一个比较形象的问法:“一块钱茶能泡出几毛钱效果?”引导茶友重视通过正确冲泡来提升品饮效果。落到各个影响因素上,在说明醒茶对于泡普洱的重要性时,我们会说:“品普洱茶要重视醒茶好比品葡萄酒要重视醒酒,泡普洱如果没醒就泡,那一块钱茶很可能先没了两三毛。”

以此来说明醒茶的重要性。同样的道理,泡陈年普洱、乌龙茶时,我们也会说,如果水温不够,那一块钱茶顶多能泡出七八毛的效果,以此来引起茶友对水温问题的重视。

喝茶需要因茶择杯。有不少茶友没什么概念,甚至不大相信。对此,我们这样来做引导:人们都知道酒杯有白酒杯、洋酒杯、葡萄酒杯之分,是因为这已经成为社会常识,而茶杯的选用也有讲究只停留在爱好者圈中,还没能形成生活常识。

进而,我们打比方说,如果用潮州工夫茶的薄胎小杯去喝普洱,就好比拿茅台酒杯去喝葡萄酒,以此来引导茶友们对茶杯需讲究的关注。当然,口试为实,一试便知。普洱茶总体来说属于粗犷型,适合用宽口厚胎杯来大口喝以感受其厚重感;而潮州工夫茶品的是乌龙,需以薄胎窄口小杯小口啜以品其香。

在茶评方面,有许多专用词语,看起来并不好理解,但用生活化语言来解释就简单明了了。例如,粗与涩的区别,粗好比麻绳接触皮肤的感觉,涩好比吃了没熟透的香蕉满口不舒服的感觉。而对于涩感,我们也区分了前涩和后涩,前涩是化得开的涩,好比吃了青橄榄,先涩后甘;后涩多是化不开的涩,好比吃了未熟透的香蕉,一涩到底。这样的比方,让人既好懂又过耳不忘。

普洱杂志

通过近年来的探索与实践,我们总结了几点经验做法——

1、运用便于传播的口语化语言来表达观点。面对噱头众多、名目繁多的茶品,我们会用“内质为王”来引导。

2、运用区域性语言来进行传播。

3、运用有启发性的生活化语言来引导茶友。

4、鼓励茶友们参与发掘生活化语言。

在传播实用型茶文化上,生活化语言是取之不尽的。期望本文能引起业内同好的关注,共同引导广大茶友用心泡好每一道茶,用心体验面前的每一杯茶,用心道出品饮感受,让生活有茶,茶中有生活,让更多茶友享受茶之泡品带来的愉悦。

原文刊载《普洱》杂志

作者丨逸品茶童

作者丨逸品茶童,图文来源:普洱杂志,经授权爱普茶网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热词搜索: 茶文化 茶生活 普洱杂志 普洱茶

上一篇:乘着高铁去茶山丨古韵宁洱,困鹿山茶
下一篇:最后一页